搜狐娛樂專稿(李小狼/文)“現在影視公司找項目都非常注重豆瓣閱讀,你為什么不參加一下?”
四月下旬,第七屆豆瓣閱讀長篇拉力賽正式開賽。阿軸的影視行業好友建議她把小說投到拉力賽,“這是不錯的機會,讓影視公司能夠看到你寫的故事。”
參賽首日,阿軸就接到了某影視公司的電話,對方想買她投稿的中篇小說。
豆瓣閱讀無疑已經成為重要的影視IP庫,但故事的B面,是不斷遇冷的影視化。
從《裝腔啟示錄》到《春色寄情人》,豆閱IP似乎經常陷入“叫好不叫座”的局面。
01 “影視公司喜歡的”
豆瓣閱讀的崛起不難理解。
平臺已售出影視版權的作品,多以女性、懸疑為主,這恰好是當下影視行業的兩大熱門賽道。阿軸被看中的那部中篇小說,就是女性懸疑題材,還有養老的社會話題,以及詐騙的商業元素。
“古言保持穩定的大盤,懸疑的需求增長比較快,這是可以以小博大的題材。女性成長也是大家想要去做的。”版權商務林夕告訴搜狐娛樂。
林夕提到,都市女性是豆瓣閱讀很顯著的標簽,“很多豆閱作者都是影視行業的策劃或編劇,她們本身就具備豐富的影視開發經驗,能寫出影視公司喜歡的都市職場女性題材。”
不僅僅是當下流行的都市女性題材,更是“影視公司喜歡的”。這指向了豆瓣閱讀崛起的另一重要原因——文本適合影視化。
某影視公司策劃姜姜告訴搜狐娛樂,“影視邏輯和小說邏輯是兩個體系,豆瓣售出版權的很多作品,是以影視化邏輯去創作的。業內人一看即可知道,如果改編成影視,動態是如何呈現的,在文字層面就已經能預覽到可視化的效果。”
阿軸在寫那部中篇小說時,就是以影視邏輯在創作。
故事最早聚焦母女親情,關于女性主義。某影評人告訴阿軸,這會是一部很好的電影,阿軸不同意。在她看來,最早的版本中有大量文學化的描寫,難以轉化為商業類型片。
修改時,她加入了養老困境這一社會議題,這樣就有了詐騙的懸疑元素,劇情有幾重反轉,還融入了喜劇情節。這些正好是導演看中這部小說的關鍵。
“我還會考慮到在鏡頭呈現上比較有沖擊力的場面。”阿軸說,“劇本寫作是用鏡頭來思考,不注重環境描寫,呈現出來的都是臺詞,要考慮到敘事,考慮幾條線的相互交叉。但小說是從感情出發,要有心理描寫,狀態描寫,要求文字提供想象空間。”
另一方面,豆瓣閱讀也很好地填補了現代言情的缺口。
由于受眾逐漸低齡化,加之小說本身較為古早,晉江現言影視化后,經常陷入巨大的價值觀爭議,如《難哄》《我的人間煙火》《以愛為營》等等。
相較之下,豆瓣閱讀作者的風格更加熟齡化,創作的現言是更安全的影視改編。近年來口碑不錯的現偶,很多都來自豆瓣閱讀,如《裝腔啟示錄》《春色寄情人》等。
已賣出版權的豆閱作品中,也有相當一部分現言,其人設、背景與內核更現實主義,明顯區別于其他網文平臺。如《風滾草》是失業女青年和破產富二代的故事,《只此青郁》聚焦小眾的環境工程專業。
姜姜總結,“其中的人物關系和對人性的挖掘,以及對現代社會都市病的細膩描寫,比較成熟與現實。”
02 風口
“今年來影視公司的現金流儲備都不是特別充分。”姜姜告訴搜狐娛樂,“所以大IP撐門面,一年一部重點采買,中腰部、有創新、性價比高的IP多儲備,填充自己的影視IP庫。”
姜姜提到,2025年第一季度,幾乎所有原創作品平臺都放緩了成交比例,“因為有些頭部大IP,未必會得到市場、觀眾的認可,高投入高開發,但低收益。”
“大IP當然還是要的,但審核會更嚴苛。中小體量的IP是剛需,因為比大IP的投入產出比高。”
在這種行業大環境下,豆瓣閱讀成為極具性價比的IP庫。
制片人李李向搜狐娛樂透露,“豆閱的報價現在一般都在100萬起。2018-2021年左右,有30到50萬之間的成交額。影視化的IP播出后,會反哺平臺一定的商業價值,因此從22年到23年,豆閱IP普遍漲價,24年的平均成交價在100到200萬。拉力賽冠軍作品和有影視加持的作者,可以報價到500-700萬。”
而其他兩大頭部小說平臺,晉江和起點IP的開發成本通常會更高。
林夕告訴搜狐娛樂,劇本和小說版權的成本一般不會超過總成本的10%,這是上限,而晉江的大古偶比較多,項目開發成本高,版權價格也會更高。
起點同理。起點IP以男頻為主,世界觀宏大,改編難度高,項目開發成本同樣高。
林夕說,視頻平臺在購買IP時,很注重作品數據和市場聲量,“男頻會更貴,因為數據好,字數多,價格就相對較高。”在起點站內,《贅婿》共有617萬字,1282萬推薦;《大奉打更人》380萬字,952萬推薦;《凡人修仙傳》771萬字,1570萬推薦。
同樣,今年年初開始,各大視頻平臺開始對長劇集數變革。在這場劇集脫水潮中,豆閱IP是降本優解。
“豆閱基本上15-20萬字的書居多,幾乎沒有大長篇,天生合適12集精品劇。”姜姜說。
阿軸透露,導演想買她小說的另一重要原因,是篇幅。“導演想做成一部8到12集的劇,平臺現在更傾向于要中等篇幅的項目,他覺得我的故事有結構,如果他拿長篇去做刪減,對故事本身有損傷,中篇故事的體量剛剛好。”
頭部公司也助推著豆瓣閱讀的上位。
“正午陽光這個業內最頂尖的影視公司購買了2部豆閱作品,《一生懸命》《諜報上不封頂》,其他公司當然會跟風。”姜姜說。
目前《命懸一生》已經殺青,黃軒李庚希主演;《諜報上不封頂》也將于今年開機。
“檸萌影業每年也會固定購買豆閱IP并迅速進行開發,在市場上有一定的聲量反哺平臺。”姜姜補充道。
檸萌對豆閱IP基本保持著兩三年一部的開發速度——21年《小敏家》播出,24年《半熟男女》播出。今年2月,檸萌影業出品的豆閱IP劇《軋戲》正式開機,陳星旭盧昱曉主演;懸疑小說《魚獵》也出現在了愛奇藝前幾天發布的片單中。
“一個平臺能不能被業內熟知和認可,關鍵看作品能否被迅速改編和播出。這點豆閱做得很好。”姜姜說。
03 市場天花板
難以忽視的市場現實是,被追捧的豆閱IP缺乏爆款。很多豆閱IP影視化后,往往會陷入叫好不叫座的困境。
近期播出的《吃飯跑步和戀愛》,改編自豆閱小說《拜金羅曼史》,陳飛宇莊達菲主演。據云合數據,這部劇的有效播放最高市占率僅有3.4%。
2月播出的《180天重啟計劃》,改編自豆閱小說《180天陪產計劃》,周雨彤吳越主演,豆瓣7.9分,最高市占率2.7%。
近年來口碑較高的《裝腔啟示錄》《春色寄情人》,市場表現也不算亮眼。
這種矛盾與平臺的內容生態相關。
“不是每個剛剛有1-2年影視化經驗的平臺就能積累大爆劇。但豆閱的精英化創作思維的確是它難以落地的原因。”姜姜說。
“柳翠虎的《裝腔啟示錄》,陳之遙的《智者不入愛河》,都是圍繞一線女性的生活和情感,這是豆瓣閱讀非常突出的特點。”林夕告訴搜狐娛樂,“從用戶層面看,一二線輕熟女性的數量相對比較少,它只占了大盤的很小一部分,流量大盤來自下沉市場,這樣的項目注定不會有特別大的流量,注定是小而美的口碑項目。”
比起影視化成績不穩定,豆閱更緊急的問題或許來自內容。最初憑借差異化突圍的豆閱,也正在陷入同質化的瓶頸。
豆瓣閱讀以影視版權交易為主的定位,催生了某種特色“版權小說”——社會熱門議題大拼貼。
這種對于“社會話題”的熱衷,體現在現言領域即返鄉敘事的井噴。在已售出影視版權的現言中,女主通常是北漂失敗后返鄉的小鎮做題家,返鄉后通常會遇到青梅竹馬,一半久別重逢,一半破鏡重圓。
懸疑故事對社會議題同樣熱衷。第五屆拉力賽懸疑組的冠軍作品《她所知曉的一切》,內核是雙女主的悲慘命運與互相救贖,加入了校園霸凌、性侵、高考頂替等議題,已售出影視版權。有讀者評論:“看這劇情仿佛男導演都已經定好了”,“能想象到拍的時候,曖昧的打光,帶著破碎美感的女演員”。
平臺機制正在形成創作繭房。版權售賣導向倒逼作者追逐“可改編性”,這直接導致兩類創作傾向——堆砌熱門議題的偽現實主義,沉迷精英趣味的都市情感預制菜。
真正的現實卻是稀缺的。
“雖然女性題材很熱,但我真心覺得市場上真正的女性主義作品其實非常少,絕大部分都是披著大女主的外衣,內核并不是女性主義。我覺得有好多選題、故事可以做。一二線城市也好,鄉村也好,女性真實的生存狀態被表達得太少了。”阿軸說。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