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有好風水的家庭,往往有 “三不動”,越是不動,福氣越好
198 2025-07-02
遠古時代,人們的居所,圍墻也好,房屋也罷,其色彩多為草,木,土等建筑材料的固有色彩,原始而又質樸。
可是,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在審美觀方面也隨之發展。原本草,木,土的本色建筑,已經無法滿足人們的審美要求,當時雖沒有顏料制作工藝,但人們會充分的利用大自然的資源。比如為了增添房屋的色彩感,運用到了取之于大自然的“紅土,白土,蚌殼”等,來改變房屋的顏色。
隨著朝代的更迭,房屋顏色也在不停的變化當中。殷商時期,宮殿,柱子等多用紅色,墻為白色。周朝也將殷商時期的紅色繼承過來,紅色是尊貴的色彩。唐朝時期,紅色的地位被黃色超越。
到了元朝時期,建筑的色彩又發生了改變,元大都以藍瓦白墻為主。以白色和藍色作為主色調?!恶R可.波羅游記》當中記載了老北京城的城墻顏色,書中寫到:它被涂成白色。在元朝時期,無論是宮城還是民居,都是以藍色和白色作為主色調。
細想一下,元朝時期,將藍色和白色作為主色調也是有道理的。元朝的統治者是蒙古族,他們崇尚藍天白云,他們對白色和藍色的喜愛不言而喻。
到了明朝時期,同樣作為皇城的北京城,以紅墻黃瓦作為主色調。比如現代的故宮,就是明朝永樂皇帝時期修建的。
從明朝以后的這些年代,紅墻黃瓦的主色調根深蒂固,一直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人。到了現代,建筑色彩才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建筑色彩不再那么單一,多元化的色彩出現在了建筑領域。
可是,白墻藍瓦的搭配卻受部分人的嫌棄。他們認為“白墻藍瓦,居喪之家”。那么,他們為什么會這樣認為呢?
“白墻藍瓦,居喪之家”的意思顧名思義就是:白色的墻面,藍色的瓦片,運用到陽宅當中,是不吉利的,有喪葬的寓意。那么,這種說法從何而來?
首先,白色在傳統文化當中,白色常與喪葬活動相關聯。比如人們在舉行葬禮活動時,白色就作為主色調,人們穿的孝服為白色,胸前別的花為白色,白色的菊花,百合花常用于葬禮活動當中。傳統文化當中,白色代表著悲哀與寧靜,以此來表達親人對逝去的親人的哀悼與敬意。
中國傳統葬禮活動,使用白色的孝服從周朝時期就已經開始了,即便是歷朝歷代的朝代更替,白色孝服的地位無法撼動。即便是到了清代,近現代,傳統葬禮活動依然是白色孝服。
藍色在傳統文化當中,象征著寧靜,平和,安詳。像藍色的花圈也逐漸運用到葬禮活動當中,常用于對逝者安息的祝愿,寄托親人希望逝者在另外的世界得到平靜的情感。
其次,在部分地區,藍色和白色黑色等暗色也作為墳墓的主色調,白色代表了悲傷與尊重,藍色代表了寧靜,平和,安詳,黑色代表的莊嚴,正是由于他們的這種顏色的寓意,也就促使墳墓的顏色在選擇時,常會用到這幾種暗色。在部分人的觀念當中,既然藍色和白色常被用作墳墓顏色,所以,他們會比較忌諱這樣的顏色。如果陽宅也用白墻藍瓦的顏色,他們會聯想到墳墓的顏色。他們就認為這樣的顏色搭配是不吉利的,房屋顏色和墳墓一樣。給他們的感覺就是如同住在墳墓里一般,讓人感覺晦氣。
再次,風水學當中認為,白墻藍瓦的陰宅,白色和藍色都屬于冷色調,能夠營造出一種寧靜,肅穆的氛圍,能夠有助于逝者的安息,以及生者緬懷。
可是,隨著時代的變遷,以及與世界文化的融會貫通,現代人意識到,雖然白色和藍色這樣的冷色系色彩,在傳統文化當中,被賦予了某些特殊的含義,但是,在世界上其他國家,他們并不這樣認為有的國家還將白色視為最神圣的顏色。比如沙特阿拉伯,他們就特別崇尚白色的純潔,沙特阿拉伯人喜歡穿白色的長袍。這和沙特阿拉伯人的傳統文化,生存環境,民族文化有關。正是由于現代人對色彩的觀念發生的改變,現代人,并不排斥白色和藍色的搭配,在很多農村常見到白墻藍瓦的房屋。
俗語“白墻藍瓦,居喪之家”,只是在特殊的人文環境下,產生的俗語文化,說直白一點,就是某個時間段的信仰取向。白墻藍瓦的搭配,并沒有什么特殊含義,僅僅是人們無形中給自己設定的門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