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最邪門”的景區(qū),地處陰陽兩界,道教都鎮(zhèn)不住“陰氣”
93 2025-07-05
回復(fù)“人人都能學(xué)易經(jīng)”,有驚喜~
臨卦第十九
【原文】
臨:元亨,利貞;至于八月有兇。
《彖》曰:“臨”,剛浸而長,說而順,剛中而應(yīng)。大亨以正,天之道也;“至于八月有兇”,消不久也。
《象》曰:澤上有地,臨;君子以教思無窮,容保民無疆。
【譯文】
《臨》卦象征監(jiān)臨:至為亨通,利于守持正固;但是到了(陽氣日衰的)八月將有兇險。
《彖傳》說:“監(jiān)臨”,說明此時陽剛正氣日漸增長,臨人者和悅溫順,剛健者居中而上下相應(yīng)。獲得至大亨通又要守持正固,這才順合大自然的規(guī)律;“到了(陽氣日衰的)八月將有兇險”,那是因為接近消亡、好景不能長久。
《象傳》說:水澤上有大地,象征“監(jiān)臨”;君子因此花費無窮的思慮教導(dǎo)百姓,發(fā)揚無邊的美德容納養(yǎng)育民眾。
【說明】
臨:卦名,下兌上坤,象征“監(jiān)視臨察”。案,“臨字,《說文》:“監(jiān)也”,《爾雅·釋詁》:“視也”,《穀梁傳》哀公七年“有臨天下之言焉”范寧注“臨,撫有之也”:此三說,實均明“臨”字含有“由上視下”、“以尊臨卑”之義。至于《序卦傳》所謂“臨,大也”,亦是就“臨人”者必須崇高、尊大而言。本卦初、二兩爻陽剛浸長,從全卦之象看,正寓以德臨人的意義。《正義》曰:“以陽之浸長,其德壯大,可以監(jiān)臨于下,故曰‘臨’也。”
元亨,利貞:此謂以德臨人必然至為亨通,利于守正。《正義》:“剛既浸長,說而且順;又以剛居中,有應(yīng)于外,大得亨通而利正也。”
至于八月有兇:此句以時令為喻,說明“監(jiān)臨”盛極必有衰落的危險。《禮記·月令》仲秋之月云:“是月也,殺氣浸盛,陽氣日衰”。故謂“八月有兇”。《程傳》:“圣人豫為之戒曰:陽雖方長,至于八月,則其道消,是有兇也”。
胡炳文說,“不徒曰‘教’,而曰‘教思’,其意思如兌澤之深;不徒曰‘保民’,而曰‘容民’,其度量如坤土之大”。(《周易本義通釋》)此從“教思”“容保民”的措辭蘊義,分析《大象傳》的論象特色,似頗可取。
【解卦大全】
《斷易天機》
臨者,大也。以大臨小,以上臨下,內(nèi)悅外順,婚姻上卦。居官升進,人財和雅,縱有災(zāi)殃,不能相惹。
迫臨、臨下,下兌為悅,上坤為順,悅快而順從,保證可以亨通。此卦為蔡琰困于番卜得之后,知必返故國。
古人舉行大祭,遇此卦,記為元亨,利貞為有利于占卜。筮遇此卦,舉事則利,但限于八月,八月以外則兇。
古天時:久雨,三日不止,午未日晴。
風(fēng)水:丁癸向,其山火燒,穴中邊濕潤平坦,前山低,主子孫富貴。
家宅:有外姓人同居,若無則有口舌是非。
求官:遷職之兆,應(yīng)卯酉日。
望事:與人相約日求無慮,吉。
婚姻:雖有人破終成,有口舌是非。
交易:多有口破;不成之兆。
見貴:只宜守舊,若要進前,恐有未遂。
胎產(chǎn):主貴子,若春夏占只生女,無險。
尋人:不宜急,急則空,行遲緩,必相遇,其人目下身動。
出行:三人同行,當(dāng)有一人在別處去,自身雖有疑不為患。
行人:三人等一人,不久即見,有口舌。
求財:與人同求,先難后易,兩重財,一重空手可得,一重將花本求。
遺失;生物在三窟中,或藏于三人家,死物宜灶下尋,在外不在內(nèi)。
捕盜:有三五人相同,在東南,火燒山下,難捉,逢已辛日見信。
疾病:夜夢顛倒,狂言妄語,或因酒中得病,心腹疼痛,往東南方求醫(yī)。
詞訟:乃三人之事,一人望信,宜求口姓貴人,本欲訟他人,反傷于己,身宜和。
北宋易學(xué)家邵雍
以上臨下,相佐相互;居安思危,時時慎戒。
得此卦者,好運來到,諸事如意,人情和合,但行事不宜過于急進。
中國臺灣傅佩榮
時運:活水流行,好運方來。
財運:經(jīng)營有成,獲利可期。
家宅:家業(yè)正旺;兩姓和合。
身體:疾病拖延,不致危險。
《高島易斷》
“臨(臨)”字從“人”,從“臣”,從“品”。人中屬君王最尊貴,臣是把人作為臣民來統(tǒng)御,品是區(qū)別人的品類。就是說,君王臨朝統(tǒng)御天下,統(tǒng)率臣民,辨別他們的賢良與否而加以任用,即君王蒞臨百姓,尊貴者蒞臨卑賤者,上位者蒞臨下位者。臨又有監(jiān)守的意思,所以“監(jiān)”字從“臨”省文。
另外,臨卦兌在下卦而向上,坤在上卦而往下,象征彼此關(guān)系密切。卦體兌為澤,坤為地,地在澤上,這是以地臨澤;上面是四個陰爻,下面是兩個陽爻,陽爻要上進,這是以陽臨陰。所以下卦喜悅而依附上卦,上卦柔順而反降到下卦。附于上卦是從下附上,降到下卦是以上臨下,總之是蒞臨之象。卦爻辭有“臨”的字樣,于是以臨為卦名。
臨卦兌在下,坤在上,兌為悅,坤為順。坤卦的“元享”是順導(dǎo)致的,臨卦得到坤元的順,所以也說“元亨”;兌卦的“利貞”是悅導(dǎo)致的臨卦得到兌卦的悅,所以也說“利貞”。元亨利貞四德首先具備于乾卦,乾為天,臨民的人應(yīng)該效法天,所以臨也具備這四德。
“八月”的說法,眾多儒者的議論多樣,但《周易》之道不外于陰陽消長。就辟卦來說,臨為二月的卦,二月值仲春,陽氣方長。八月值仲秋,陽氣漸消;陽消陰長是兇道,所以“至于八月有兇”。說至,是未至而防至的意思;說有,是沒有而防有的意思。如果是已至已有,那么兇險已經(jīng)臨身,要躲避也來不及了。圣人用《周易》垂誡,希望臨民的人事先防備,也是“履霜,堅冰至”的意思。這樣,凡事有吉而無兇,天下就可以常治不亂了。
剛指兌下面的兩畫,即初爻和二爻。浸,漸的意思,指兩陽漸長于下面而上進。內(nèi)卦為兌,外卦為坤,象征內(nèi)悅而外順。“剛中”,指二爻陽剛得中,應(yīng)指五爻以柔中應(yīng)剛中,說明剛爻與柔爻相應(yīng)。大即元,以即利。《象傳》中的“以”字,都用來解釋“利”字。具備元亨利貞四德的卦,有乾、坤、屯、隨、臨、無妄、革七個,各卦的四德都從乾卦的六個陽爻而來。乾為天,故說“天之道”。“浸而長,說而順”是得到了亨通之道,“剛中而應(yīng)”是得到了正道,即所謂“盡人以合天”
“八月有兇,消不久也”,臨值二月,“剛浸而長”,到八月柔浸而長的時候,剛就浸而消了。“不久”指將消,即浸的意思。剛浸而長,君子應(yīng)天而行事,才能“大亨以正”;剛浸而消,君子應(yīng)當(dāng)預(yù)先警戒,這樣才能免于兇險。陽長陰消,拿天道來說,叫做寒暑往來;拿世道來說,叫做君子進而小人退。圣人特別在臨卦反復(fù)垂誡,其用意太深了!
以這一卦比擬人事,或者登高遠望,或者臨淵羨魚,或者臨事而知道畏懼,或者臨錢財,或者臨險難,都是臨。人事的危害,不是失于過剛就是失于過柔,只有在剛長時能以柔順相濟,在柔長時能以剛健相濟,和悅而巽順,剛?cè)岵拍苋f事亨通,政事公正,成就最好的人事。
陰陽消長屬于天道循環(huán),雖然不是人力所能挽回的,但人事的吉兇卻就在其中。用淺顯的話來說,平時不謀劃好衣物,嚴寒到來的時候就會受凍;平時不謀劃好食物,饑餓的時候就來不及了。惡行還不顯著的時候如果不自我檢攝,那么惡行必定逐漸發(fā)展,以至大到不可改正;邪念還不熾盛的時候如果不自我閑防,那么邪念必定逐漸熾盛,以至發(fā)展到不可收拾,都是兇道。任憑欲望產(chǎn)生并且放縱它,邪僻奢侈,這就是盜跖為什么終究是盜跖;恢復(fù)本性而澄明它,戒慎恐懼,這就是伯夷為什么所以終是伯夷。天道的陰陽寒暑在轉(zhuǎn)移之間,人事的善惡邪正也在一轉(zhuǎn)移間。臨卦六爻,只有五爻剛?cè)岬弥校Q為“知臨”,智則明達,能察知幾微,自然有先見的吉祥而無后于時機的兇險。人事的趨吉避兇之道,不外是這一點。
通觀全卦,象征英明的君王在位,為天下大悅的時期。坤地在上卦,卻卑低而順下;澤水在下卦,卻浸長而悅上。水和土本來相親近,猶如君王平易而親近百姓,百姓都歡樂地親附君王,這就是臨卦為什么為臨卦。初九和九二同樣為“咸臨”,指澤水從山上流下。在初九時澤還沒有盈滿故說行;九二澤水已經(jīng)盈滿,故說“無不利”;六三水已經(jīng)到岸,故說“甘”;六四地與水相接,故說至;六五為地澤正應(yīng)的爻,有智者樂水之象,故說“知臨”;上六地更厚,澤更深,故說“敦臨”。
咸是臨的快速,甘是臨的禍害,至是臨的誠懇,知是臨的明智,敦是臨的久遠。“咸臨”體現(xiàn)德行的感通作用,“甘臨”體現(xiàn)性質(zhì)的過于陰柔“至臨”體現(xiàn)地位的得當(dāng),“知臨”體現(xiàn)臨道的明智,“敦臨”體現(xiàn)心志的篤厚。六五君王不單獨臨民而能用人,所以稱為“知臨”。運用咸、至、敦,君子之道就長;去掉甘,小人之道就消。陽爻喜悅而浸長,陰爻柔順而消退,于是天時得正,人事和諧,上下同心同德,光明而祥和,天下大治,這實在是蒞臨百姓的最高境界。
上卦的坤地高,下卦的兌澤低,以上位者蒞臨下位者,所以叫臨。蒞臨下位者的方法不外教導(dǎo)和養(yǎng)育兩種。兌為悅,教導(dǎo)而能愉悅,可以用來集思廣益;坤為順,養(yǎng)育而能順從,足以容納百姓。教導(dǎo)而有所思慮,如同兌澤的浸潤;容納而又保護,如同大地的博厚而能負載。“無窮”體現(xiàn)澤的長遠,“無疆”體現(xiàn)地的廣大。另外兌為口,所以能教導(dǎo);坤為腹所以能容納。君子取象澤和地而蒞臨億萬人民,教導(dǎo)的目的在于培育英才,保護的至誠如同撫育赤子,恩澤普遍地施予眾生,德量廣大地包容世界,這是臨的極致。
問時運:目前作事,恰如一潭活水,流行自在,好運正長。
問商業(yè):澤是貨物,地是販運的地方,得到這一卦,獲利不但豐厚,而且特別綿長。大吉。
問家宅:住宅必定在接近水澤的地方,家業(yè)正興旺,人財兩方面都昌盛,大吉。
問征戰(zhàn):陣地適宜在臨水處,不但一時能夠得勝,而且有萬民歸附之象。
問疾病:性命可以保住,但疾病必定綿延很久,一時難以痊愈。
問訟事:恐怕許久不能了結(jié)。
問婚嫁:兩姓和合,五世子孫都昌盛,大吉。
問胎孕:生女孩。
問行人:一時不會歸來。
問失物:在河岸處尋覓,保證可以得到。
傳統(tǒng)解卦
這個卦下兌上坤。坤為地,兌為澤,地高于澤,澤容于地。喻君主親臨天下,治國安邦,上下融洽。
大象:池澤之水灌溉地面萬物,相輔相成,生生不息。
運勢:諸事亨通,上下和合,前途有望,但不宜過于急進。
事業(yè):正是成功的極好時機,務(wù)必抓緊,不可失去良機。但卻不可就此滿足,時運會很快消失,一定要從長計議,注意總結(jié)經(jīng)驗,團結(jié)他人,共同開拓新領(lǐng)域。
經(jīng)商:會十分順利,并有收獲,但須隨時注意市場動向,兢兢業(yè)業(yè),防止出現(xiàn)意外的事故,尤其應(yīng)妥善處理人際關(guān)系。
求名:自己的努力已到了收獲的季節(jié),應(yīng)更加虛心,嚴格要求自己,謹慎小心地實現(xiàn)目標。很可能出現(xiàn)意外,應(yīng)以剛強的意志應(yīng)對,過于軟弱將失去機會。
婚戀:加緊進行,全力以赴,雙方以誠信相待,美滿、和諧。
決策:頭腦靈活,善于同他人交往,有主見,具有領(lǐng)導(dǎo)才能。務(wù)必加強個人修養(yǎng),誠信待人,樹立威望,要有遠大的眼光,長久的計劃,可保事業(yè)發(fā)達、前程光明。
【原文】
初九,咸臨,貞吉。
《象》曰:“咸臨貞吉”,志行正也。
【譯文】
初九,感應(yīng)于尊者而施行監(jiān)臨,守持正固可獲吉祥。
《象傳》說:“感應(yīng)于尊者而施行監(jiān)臨、守持正固可獲吉祥’說明初九的心志行為端正不阿。
【說明】
咸臨,貞吉:咸,通“感”,猶言“感應(yīng)”(參閱《咸》卦譯注)。此謂初九當(dāng)“臨”之始,陽剛處下,上應(yīng)六四,猶如下者感應(yīng)于尊者而施監(jiān)臨,故以守正獲吉。《集解》引虞翻曰:“咸,感也。得正應(yīng)四,故貞吉也。”《程傳》:“四,近君之位。初得正位,與四感應(yīng),是以正道為當(dāng)位所信任,得行其志。獲乎上而得行其正道,是以吉也。
上能感下,下則應(yīng)上。初九處位雖卑,其德已足以臨人、臨事。但此時為“臨”之始,盡管見信于上,尚不宜大用,故須謹守貞正,可獲吉祥。
【解卦大全】
《斷易天機》
初九,咸臨,貞吉。【吉】
咸讀為感,君子志行正,方可以感人,《說文》:“感,動人心也。從心,咸聲。《論語·顏淵篇》:“君子正已以感下,則民自向化,故曰咸臨貞吉。”
訟有理,謀事成,出往吉,行人至,病安。
北宋易學(xué)家邵雍
吉:得此爻者,會交好運,營謀稱意。做官的會得到眾人的擁戴,能升遷。讀書人參加考試者必能考出佳績。
中國臺灣傅佩榮
時運:初交好運,守正大吉。
財運:新貨推出,自然獲利。
家宅:吉事臨門;佳偶可成。
身體:初起之病,可保治愈。
《高島易斷》
山澤通氣的卦稱為咸。本卦澤上有地,陰陽二氣相互感應(yīng),所以初二兩爻都說“咸臨”。初爻居卦的開始,其陽氣還微弱,與四爻相應(yīng)。四爻陰柔而當(dāng)位,初爻陽剛而得志,都得到了正位,所以能相應(yīng)而共同輔佐大君的“知臨”,所以說“貞吉”。《象傳》說“志行正也”,指初爻居正位,所以立志進行的事沒有不正當(dāng)?shù)摹?/p>
問時運:目前剛交新運,能守自己的正道而行,就沒有不利。
問商業(yè):值新貨上市的時候,市價平穩(wěn)正常,盡可以販運,沒有不如愿的。
問家宅:一定是忠厚、中庸、正派的人家,現(xiàn)在正有吉事臨門,非常有利。
問征戰(zhàn):初次臨陣,應(yīng)該從大路進軍。吉。
問疾病:病是剛得的,正氣充足,可以保證馬上痊愈。
問婚嫁:門戶相當(dāng),品行端正,是一對好配偶。
問訟事:一經(jīng)審判就可以了結(jié)。
問胎孕:生男孩,臨盆時有喜事。
【原文】
九二,咸臨,吉無不利。
《象》曰:“咸臨吉無不利”,未順命也。
【譯文】
九二,感應(yīng)于尊者而施行監(jiān)臨,吉祥無所不利。
《象傳》說:“感應(yīng)于尊者而施行監(jiān)臨、吉祥無所不利”,說明九二并非由于順從君命。
【說明】
咸臨,吉無不利:此謂九二處《臨》下卦之中,上應(yīng)六五,也具“咸臨”之象;因其又含“中”德,較初九之陽更見盛美,故“吉無不利”。《程傳》:“二方陽長而漸盛,感動于六五中順之君,其交之親故見信任,得行其志,所臨吉而無不利也。吉者,已然,如是故吉也;無不利者,將然,于所施為無所不利也。
未順命:未,似含“并非由于”之意。此謂二與六五相感以臨人,并非由于順承君命。《程傳》“未者,非遽之辭”,“九二與五感應(yīng)以臨下,蓋以剛德之長,而又得中,至誠相感,非由順上之命也,是以吉而無不利”
《象傳》“未順命”之義,前人有不同看法。如:一、孔穎達釋為:“未可盡順五命,須斟酌事宜,有從有否,故得無不利也。”(《正義》)二、朱熹曰“未詳”(《本義》),主于闕疑待考。三、馬其昶本李光地之說,釋為“不委順于命”(《重定費氏學(xué)》)。諸說并可參考。
【解卦大全】
《斷易天機》
九二,咸臨,吉無不利。【平】
此爻咸疑為威,以威臨民,則萬民服,無威則天下亂,故曰威臨,吉無不利。
訟宜和,婚成,謀事先難后易,病安。
北宋易學(xué)家邵雍
吉:得此爻者,營謀獲利,但宜認清時機,不然不能成事,美中不足。做官的會光明磊落,地位清高。
中國臺灣傅佩榮
時運:貴人相助,運氣正佳。
財運:一再經(jīng)營,依然獲利。
家宅:福星高照;婚嫁亦吉。
身體:并無大礙;訟事未決。
《高島易斷》
九二為成卦的主爻,以剛健而中庸的素質(zhì),與六五柔中的君王相應(yīng)雖然在大臣的位置,但是任職的日子還淺,不能保證沒有眾陰爻的嫉妒所以徑直相臨必定有災(zāi)咎,應(yīng)該等到上位的君長了解了我的才德再臨人這樣才能得吉。爻辭說吉,說“無不利”,在六爻中得到特別的贊美,是初爻以正道相感通,二爻以中道相感通的緣故。
《象傳》說“未順命也”,指二爻在下體而不當(dāng)位,所以小人不能都聽從它的命令。
問時運:目前時運正好,又得到貴人的照應(yīng),大吉。
問商業(yè):初次已經(jīng)獲吉,第二次更為有利。
問家宅:有福星照臨之象,前后都吉。
問征戰(zhàn):再接再厲,行動都吉。但必須防止偏裨將領(lǐng)中有不服從命令的,以致壞事。
問婚嫁:都有利,而屬羊的最理想。
問訟事:不至于失敗,但一時得不到順從。
問胎孕:生男孩,但還沒有生產(chǎn)。
問行人:行人的歸期還沒有決定。
【原文】
六三,甘臨,無攸利;既憂之,無咎。
《象》曰:“甘臨”,位不當(dāng)也;“既憂之”,咎不長也。
【譯文】
六三,靠巧言佞語監(jiān)臨于眾,無所利益;要是已經(jīng)憂懼自己的過失而改正,就不致咎害。
《象傳》說:“靠巧言佞語監(jiān)臨于眾”,說明六三居位不正當(dāng); 已經(jīng)憂懼自己的過失而改正”,說明咎害不會久長。
【說明】
甘臨,無攸利:甘,《王注》:“佞邪說媚,不正之名”,指甜美巧佞的言辭。此謂六三居《臨》下兌之上,陰柔失正,猶以言辭巧佞臨人,故“無攸利”。《程傳》:“三居下之上,臨人者也。陰柔而說體,又處不中正,以甘說臨人者也。在上而以甘說臨下,失德之甚,無所利也。”
既憂之,無智:此從正面設(shè)誡,謂六三若能自知不正,心有憂懼而改過,則可“無咎”《程傳》:“既知危懼而憂之,若能持謙守正,至誠以自處,則無咎也。
眾不可欺,“臨”不可“甘”。六三以“甘”臨人,正是嘩眾取寵之象。爻辭又設(shè)“憂之”之誡,則體現(xiàn)《周易》作者的勸勉意味。
【解卦大全】
《斷易天機》
六三,甘臨,無攸利;既憂之,無咎。【吉】
甘為甜,甘臨為嚴臨,憂與優(yōu)通用,寬和之義。以寬和臨民,無咎。
出入謀事不利,婚成,訟無氣,求財無。
北宋易學(xué)家邵雍
兇:得此爻者,有憂愁,會受苦勞累。做官的會受到小人的讒言攻擊,志不能伸。
中國臺灣傅佩榮
時運:知悔改正,后運可期。
財運:糖業(yè)有利,其余未必。
家宅:遷徙為宜;婚姻不合。
身體:藥不對癥,可服苦辛。
《高島易斷》
甘在五味中最受人們的嗜好,有使人恬然快樂的含義。“甘臨”指不能以德臨人,而以甜言蜜語諂媚別人,沒有真心實意。三接近二爻,見二爻沒有從命,就以花言巧語尋求進步。言說雖然甜美,位卻不當(dāng),究竟說來有什么利益?既知道這樣做的錯誤而“憂之”,而改邪歸正,棄惡從善,也足以彌補前日的非,從而免去災(zāi)咎,叫做“既憂之,無咎”。
《象傳》說“位不當(dāng)也”,指陰爻居陽位,交位不正;“咎不長也”指幸而憂慮得快,所以災(zāi)咎不至于長。
問時運:運勢既不好,行為也不正,幸而能知道改悔,以后有希望。
問商業(yè):店址不得當(dāng),只有販運糖業(yè)有利。
問家宅:屋運不好以遷徙為吉。
問征戰(zhàn):屯營的位置不當(dāng),遷營才吉。
問疾病:藥不對癥,應(yīng)該服苦辛的藥劑。無害。
問婚姻:不合。
問行人:在外面不得利,近期可以歸來。
問失物:可以得到。
問胎孕:生女孩,恐怕難以長大。
【原文】
六四,至臨,無咎。
《象》曰:“至臨無咎”,位當(dāng)也。
【譯文】
六四,極為親近地監(jiān)臨眾人,必?zé)o咎害。
《象傳》說:“極為親近地監(jiān)臨眾人,必?zé)o咎害”,說明六四居位正當(dāng)。
【說明】
至臨,無智:至,極也,文中猶言“十分親近”。此言六四居上卦之始,柔正應(yīng)初,切近下體,猶親近于所臨之眾,故獲“無咎”。《程傳》:“四居上之下,與下體相比,是切臨于下,臨之至也。臨道尚近故以比為至。”
上者臨近下者,自能有益于“監(jiān)臨”。《折中》引王宗傳曰:“四以上臨下,其與下體最相親,故曰‘至臨’。以言上下二體,莫親于此也。
【解卦大全】
《斷易天機》
六四,至臨,無咎。【吉】
至當(dāng)瀆為質(zhì),小爾雅文言:質(zhì),信也。以誠信臨民,自無咎。
謀事成,文書吉,病不犯,失物在,行人至,訟無氣兇。
北宋易學(xué)家邵雍
平:得此爻者,人情和合,經(jīng)營得利,但要成大事者,須謹慎而行,做好準備再進取。做官的會得到同僚的幫助。
中國臺灣傅佩榮
時運:好運已到,有吉無兇。
財運:買賣得時,無往不利。
家宅:家業(yè)正旺;婚嫁合宜。
身體:危險之志,但仍可愈。
《高島易斷》
四爻接近君位,才干和志氣都弱。以柔順的資質(zhì)居臺鼎這樣尊貴的官位,能忘記自己的身份和權(quán)勢在而與剛正的初九相呼應(yīng),象征尊重賢人崇尚德行,情意懇切到位,故說“至臨”。大臣休休有容,誠心好善,而無自滿自足的想法,以至誠感應(yīng)初九,初九賢人也悅服地與它共謀國事,所以無咎。臨政的吉祥沒有比這更大的。《象傳》說“位當(dāng)也”,指有柔正的德行。
問時運:好運已到,凡事無不得當(dāng),有吉無兇。
問商業(yè):目前販運正是時機,販運什么都有利。
問家宅:住宅位置得當(dāng),家業(yè)興隆,無害。
問征戰(zhàn):時運已到,正可以臨陣殺敵,奪取勝利。
問疾病:雖然到了危險嚴重的地步,但還可以無咎。
問婚姻:彼此歡樂融洽,門戶也相當(dāng)。
問行人:馬上就到。
問失物:馬上得到。
【原文】
六五,知臨,大君之宜,吉。
《象》曰:大君之宜,行中之謂也。
【譯文】
六五,聰慧明智地監(jiān)臨眾人,大人君主應(yīng)當(dāng)這樣,吉祥。
《象傳》說:“大人君主應(yīng)當(dāng)這樣”,說明六五必須奉行中道。
【說明】
知臨,大君之宜,吉:知,即“智”。此謂六五居《臨》尊位,以柔處中,下應(yīng)九二,猶如任用剛健大臣、輔已“君臨”天下,正見明智,故稱“大君之宜,吉”。《本義》:“以柔居中,下應(yīng)九二,不自用而任人,乃知之事,而大君之宜,吉之道也。
《禮記·中庸》曰:“唯天下之至圣,為能聰明知,足以有臨也。”此義既合本爻“知臨”的大旨,又與《象傳》“行中”之語相切。
【解卦大全】
《斷易天機》
六五,知臨,大君之宜,吉。【大吉】
知讀為智,以智臨民,大君當(dāng)如此,故吉。
行人不至,謀事未成,求財不遂,病未安,訟失陷。
北宋易學(xué)家邵雍
吉:得此爻者,萬事如意。做官的會得到上司的賞識。
中國臺灣傅佩榮
時運:正當(dāng)好運,又有人助。
財運:了解商情,當(dāng)然有利。
家宅:五福臨門;宜室宜家。
身體:良醫(yī)診治,自然可愈。
《高島易斷》
“知”即“智”,“知臨”指知人善任。以一個人蒞臨天下,如果以智慧自用,那正是不智,只有廣選天下的人才,來擔(dān)任天下的事業(yè),知慧才能周遍萬物而廣濟天下,從而成就恭已無為的郅治。
五爻具有柔中的品德,居于最尊貴的交位,下應(yīng)九二,象征知道九二賢良而倚任它,所謂“聰明睿智,足以有臨”,故說“大君之宜”。舜帝被稱為大智,是由于集中天下人的智慧作為自己的智慧,說“舜好詢問,善于考察切近事理的議論”,也是這個意思。《象傳》說“行中之謂也”,指五爻有柔中的品德,倚重和信任剛中的賢人,來成就“知臨”的功績。行中道,即無所偏倚的意思。
問時運:目前正得氣運,又得到好人的相助,應(yīng)該事事成功。吉。
問商業(yè):知道以往,了解未來,通曉商情,自然得以獲利。吉。
問家宅:有五福臨門的征兆,吉。
問征戰(zhàn):能得軍心,就知已知彼,戰(zhàn)無不勝了。
問疾病:應(yīng)當(dāng)?shù)玫搅坚t(yī),詳細考察病因,治療后自然愈。
問婚姻:宜于婚娶也宜于出嫁,大吉。
問失物:有人拾到,久后自然知曉。
問胎孕:生男孩,并且主貴。
問行人:還在半路上,后日可以到家。
【原文】
上六,敦臨,吉,無咎。
《象》曰:“敦臨之吉”,志在內(nèi)也。
【譯文】
上六,溫柔敦厚地監(jiān)臨眾人,吉祥,必?zé)o咎害。
《象傳》說:“溫柔敦厚地監(jiān)臨于眾而可獲吉祥”,說明上六的心志系于邦國天下。
【說明】
敦臨,吉,無咎:敦,敦厚。此謂上六居《臨》之極,以陰處“無位”之地,不為剛猛,猶如以敦厚仁惠之德臨人,故獲“吉,無咎”《本義》:“居卦之上,處臨之終,敦厚于臨。吉而無咎之道也。”
志在內(nèi):猶言“志在邦國",謂上六非高處“虛位”,不理“內(nèi)事”者。《折中》引張振淵曰:“志在內(nèi),即萬物一體之意,所以能敦’;若將天下國家置在度外,雖有些小德澤,終是淺薄。”
卦辭“至于八月有兇”,誡“監(jiān)臨”盛極必危。上六處“臨”極之時,其性柔和,其德敦厚,故能臨物有道,免兇獲吉。
【解卦大全】
《斷易天機》
上六,敦臨,吉,無咎。【吉】
惠棟曰:敦,厚也,以敦厚臨民,亦吉無咎。
行人不至,求財遂,出往不利。
北宋易學(xué)家邵雍
吉:得此爻者,多獲利,無往不利,但謹防氣勢太盛而變衰。做官的會得到上司的器重,委以重用。
中國臺灣傅佩榮
時運:好運已止,忠厚無咎。
財運:販賣內(nèi)地,尚有利益。
家宅:忠厚肅穆。
身體:培養(yǎng)元氣,自然健康。
《高島易斷》
敦是篤的意思,厚的意思。臨卦的六五既下應(yīng)九二,上六又附益于它,叫做“敦臨”,猶如復(fù)卦六四既應(yīng)初九,六五附益它而稱為“敦復(fù)”它們的道理是一致的。上爻為坤的極位,居臨卦的終結(jié),陰柔在上,與九二雖然不是正應(yīng),卻有從陽的意愿。以尊貴的身份而從卑賤者,從高位上降下而就低位,禮儀和心意敦厚篤實,屬于臨道中善于把握終結(jié)的,所以說“敦臨,吉,無咎”
上爻在卦中為極位,過極常常多危險。上爻說“敦臨”,有“安土敦仁”的含義,沒有過極的憂慮,所以吉而無咎。《象傳》說“志在內(nèi)也內(nèi)指內(nèi)卦兩個陽爻。雖然與內(nèi)卦不相應(yīng),上六的志向卻只在陽交,故說志在內(nèi)”。可以與泰卦初九《象傳》的“志在外也”對照來看。
問時運:目前好運已經(jīng)結(jié)束,只因存心忠厚,才得以無咎。
問商業(yè):販賣到內(nèi)地,吉。
問家宅:世代都忠厚,內(nèi)外都肅穆,吉。
問征戰(zhàn):應(yīng)該增兵加餉,以保護內(nèi)地,這很要緊。
問疾病:培養(yǎng)元氣,不用藥就會痊愈。
問胎孕:生女孩。
問失物:就在家里,不曾丟失。
問行人:當(dāng)日可以歸來。
【總論】
“臨”字的特定意義,可視為“統(tǒng)治”的代名詞。《臨》卦所謂“監(jiān)臨”,正是側(cè)重揭示上統(tǒng)治下、尊統(tǒng)治卑、君主統(tǒng)治臣民的道理。
卦辭以“至為亨通,利于守正”贊美“監(jiān)臨”之道;又以“至于八月有兇”為喻,發(fā)盛極必衰之誡,以期“臨人”者預(yù)防盈滿,長久臨眾。
六爻之中,兩陽處下而剛健之德浸長,能“感應(yīng)”于尊者以施監(jiān)臨,故或“貞吉”,或“吉,無不利”;四陰皆居上臨下,情狀各異:三以巧佞臨人“無攸利”,四以親近臨人“無咎”,五以“大君”之“明智”臨人獲“吉”,上以溫柔敦厚臨人獲“吉,無咎”。
綜觀諸爻義理,可以看出本卦的兩方面旨趨:其一,“臨人”除了必須根據(jù)不同的地位、條件采取不同的方式外,還要求在下者當(dāng)以剛美感應(yīng)于上,居上者當(dāng)以柔美施惠于下,此與《尚書·洪范》“沈潛剛克,高明柔克”之義略可相通。其二,凡處“臨人”之時,只要善居其位,必將多吉,故諸爻均不言“兇”;其中六三雖“無攸利”,但若能自懼改過,也獲“無咎”。
可見,本卦的核心思想是為“臨人”、“治人”者著想。
至于《大象傳》所發(fā)“教思無窮,容保民無疆”的意義,似又流露出統(tǒng)治者在“治人”的同時重視“教育”的作用;從歷史的角度考察,這一點實可借以印證古代教育與政治的密切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