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裝修房子 一定要知道的5點家居風水布局
104 2025-07-01
(網絡圖片,致謝原創)
外婆的永鎮河
文/田園風光
一條藍得發亮的溪流,如飄逸的綢緞,舒緩,輕盈地向外河漂去。漂近河堤底的涵洞處,像紅領巾般打了個結,再旋進涵洞。外河的出口處,被涵洞擠扁了的溪流一半是水,一半是霧,涌入大河,溶進河流,順著寬闊的河床向遠方奔去......-
外婆告訴我,這里早前叫黑夜(魚)湖,是個出土匪強盜的地方。新中國成立后才有了這條溪(排灌渠),把永鎮河與涔河相連,漲水時往外河排水出去,天干時從外河放水進來。從此,這個土匪窩就沒了,這一片爛湖就變成了良田......
小時侯差不多年年都會跟著母親去給外婆拜年。從如東鋪去梅家港的外婆家,永鎮河是必經之路。從如東鋪下一個大長坡,就是永豐的天星村,再過牌樓崗就是永鎮河。永鎮河原來是什么樣子我不曉得。我看到的時侯就只有一條南北走向,由窄漸寬,由低漸高的單邊河堤,形狀像條臥龍。
我們從龍尾巴處上街(母親稱過永鎮河叫上街)。有一大截是沒有人家的。堤窄,也不平。騎自行車都要考技術。往南走,堤漸闊。一邊有了人家,一邊是路。再往前,兩邊是人家,中間是街道。我舅嗲就住這里,是為躲洪水從魏兒(家)崗搬過來的。母親要我喊舅嗲,我不喊。隔了一輩,就像隔了一座山。
舅嗲不生氣。一臉的笑,如牡丹花開。母親小聲對我說,這里是外婆的娘家。她小時候也跟著我的外婆去她的外婆家拜年。母親這么一說,我突然感到好親切,以至后來每每路過,心里便有一種莫名的興奮。好像,好像這永鎮河是外婆的永鎮河。
上得街來,才見街不是直的,。蜿蜒狀,似一條靈動的龍。
有鐵匠鋪,篾匠鋪,粑粑鋪等等。路過鐵匠鋪,我就停下來隔著老遠看。那時候沒有電視,看個電影也是幾年一遇。只有小人書(連環畫)看。看打鐵是個好玩的事,鄉里的小孩差不多都喜歡。聽大錘小錘落鐵盤的叮當,看快如閃電,艷比煙花的火光四射。比西洋鏡還西洋鏡。不等你看過癮,甚至才看到個“序幕”,母親會立馬車轉身,一把拉起我逃也似跑開去。
粑粑鋪滿街都是。當然沒有現在的藥店那樣三步一店五步一鋪的壯觀。粑粑鋪之所以多,是有故事的,千萬別誤以為是這里的人好吃。永鎮河地處平原,其北邊尤為低洼,遇上多雨年份便是一片汪洋。這里的老百姓特聰明,栽培出了一種會游泳的智慧水稻,俗名叫泅水糯。水漲它也長,是與水同呼吸共命運的好伙伴。泅水糯又稱求水糯(大概是尋求水神保佑的意思吧)。泅水糯由于在深水中浸泡生長,與普通稻谷不同,具有粘,軟,糯,綿的特點。特別適合打糍粑,煮甜酒。最有誘惑力的是糍粑,軟糯如棉的糍耙拌上紅糖,再撒一把香芝麻,今天想起來,還會咽口水。還有用糯米熬制的鍋巴糖,簿如鍋巴,亮似鏡子,掰一塊丟進嘴里,落口消融,沁甜的。鍋巴糖是純糖,不摻別的東西,成本高,一般會收藏在自家瓷壇里,蠻久蠻久舍不得吃。
沿街擺小人書攤的,賣湖藕的,野生魚蝦的,油炸麻花的,串串糖葫蘆的,隔幾步便是,.......
永鎮河是有龍脈的,方圓就那么幾平方公里的地方,出了幾十位達官賢仕,其中不乏權傾朝野的欽差大臣。
永鎮河的春天來得早。大概是風水好加上土地肥沃的緣故吧。春節一過,便見春風楊柳萬千條,桃紅李白十里香。不到五月,又見小荷就露尖尖角。有人說永鎮河是一幅畫,是一首詩,我看一點都不夸張。我說永鎮河是一壇陳年老酒。歷久彌香,好喝不上頭,常喝長養身。她的故事,在我記憶的內存里,不點鼠標都會蹦出來。
歲月的變遷,原來的永鎮河已不復存在。但那條綢緞般藍得發亮的溪流還在流淌,還在滋潤著這一方人家,這一方田地,那是永鎮河的血脈,那是永鎮河不老的生命。
昨天和一位鄉友聊天,他說別人最難忘的是初戀。他說他沒感覺,沒印象。一說起永鎮河,他連說記得,記得----每到過年的那些天,十里八村玩獅子,舞龍燈,打三盤鼓,漁鼓筒的都喜歡朝永鎮河跑。這里的人家不會關門,敞起大門迎接。還生怕少給了錢。會追上去,大包小包地送上自制的泡兒糖,芝麻糖,鍋巴糖.......
永鎮河的人就是如此實在,純樸.善良。圖熱鬧,圖喜慶。盼風調雨順,盼國泰民豐。
半個世紀過去了,記憶如昨。不曉得這算不算作鄉愁,如果算,那鄉愁是不曾褪色的美麗。
鄉愁,像一杯淺紅的葡萄酒,淡淡的甜,微微的苦,蘊含著人生無盡的回味。
記住鄉愁,記住那一抹憂傷讓以后不再憂傷。記住鄉愁,記住那一種快樂讓以后更加快樂。
編輯:玫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