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前有好樹,后代一直富”,3種樹能養幾百年,不停“招財富”
81 2025-08-13
常聽人說“女人是自己的風水”,深以為然。
一個懂得經營自己的女人,日子從來不會過得太差。
旺自己不是靠運氣,而是靠實打實的智慧和修行。
從這七點做起,日子會越過越通透,福氣也會不請自來。
先敬羅衣,后敬人
老祖宗留下的“先敬羅衣后敬人”,聽著現實,卻是世態常態。
去年參加同學會,當年總穿洗得發白校服的曉雯,一身剪裁得體的米白色西裝,頭發梳得一絲不茍,舉手投足間都是從容。
席間有人感慨:“真不敢認,現在的你像換了個人。”
曉雯笑著說:“不是換了人,是換了對自己的態度。”
以前她總覺得“內在最重要”,衣服能穿就行,結果每次見客戶都被輕視,連帶著自己說話都沒底氣。
后來她學著打理外表,不是追求名牌,而是把衣服熨燙平整,根據場合選合適的穿搭,鏡子里的自己精神了,做事也多了三分底氣。
古人說“人靠衣裝馬靠鞍”,衣服是一個人的第一張名片。
不是說要鋪張浪費,而是用得體的外在告訴世界:我尊重自己,也尊重你。
當你愿意花心思對待自己的儀表,生活也會慢慢對你和顏悅色。
凡事發生皆有利我
小區里的張姐,前兩年工廠裁員丟了工作,哭了整整三天。
后來她轉念一想:“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年輕時總說想做烘焙,這下正好有時間嘗試。
她從擺攤賣小餅干開始,現在開了家小有名氣的甜品店,比上班時還忙,卻笑得更甜了。
生活里的事,本沒有絕對的好壞。
就像蘇軾,一生被貶無數次,卻在黃州寫出“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在惠州感嘆“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他說“事來心應,事去心止”,遇到坎兒不鉆牛角尖,總能從里面撈出點“好處”。
女人過日子,難免遇到糟心事:孩子不聽話、工作不順心、夫妻拌嘴……與其怨天尤人,不如問問自己:“這事能教會我什么?”被人算計了,學會了識人;摔了跟頭,知道了路險。
就像王陽明說的“心外無物”,你對事情的態度,就是它最終的樣子。
事緩則圓,人緩則安
鄰居李阿姨總說:“急什么?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
她年輕時性子急,買菜都要跟人搶著付錢,結果常常買了不新鮮的菜;
輔導孫子寫作業,一看見錯題就上火,最后祖孫倆都氣鼓鼓的。
后來她悟透了“事緩則圓”的道理。
現在買菜會先逛兩圈,貨比三家再下手;
孫子錯題多了,她會先倒杯茶,等自己氣順了再慢慢講。
她說:“慢下來,心就定了,事也就順了。”
古人說“欲速則不達”,生活里的很多麻煩,都是急出來的。
想減肥,急著瘦就亂節食,結果傷了身體;
想賺錢,急著回本就瞎投資,最后血本無歸。
不如學學《菜根譚》里說的“歲月本長,而忙者自促”,該慢的時候慢一點,氣定神閑了,路反而走得更穩。
學會翻篇,不困于過往
表姐曾陷在失敗的婚姻里走不出來,離婚三年,還總翻舊賬:“他當初要是不那樣,我們也不會散……”她把自己困在過去的委屈里,工作沒精神,見人沒笑臉,整個人像被抽走了生氣。
直到有天她看到一句詩:“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突然就想通了:沉船旁邊早已有新船駛過,枯樹前面也長出了新枝,自己何必守著舊傷疤不放?她刪掉了前夫的聯系方式,報了瑜伽班,周末去爬山,臉上漸漸有了笑容,去年還遇到了現在的伴侶。
人這輩子,誰沒遇到過幾件糟心事?
被朋友辜負,被機會錯過,被現實打臉……但就像落雨的天空總會放晴,過期的感情、失敗的經歷,該翻篇時就得翻篇。
就像豐子愷說的:“不亂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將來,不念過往。”放過過去,才能騰出手擁抱現在。
先調頻,再做事
同事小林有個習慣:每天早上到公司,先花十分鐘發呆。
有人催她趕緊干活,她說:“調頻呢,頻道不對,干再多也白搭。”
她所謂的“調頻”,就是理清思路:今天最重要的事是什么?現在的情緒能不能好好溝通?想明白了再動手,效率反而更高。
想起《中庸》里的“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人就像收音機,頻道亂了,聽到的都是雜音;調對了頻道,才能聽清自己要什么、該做什么。
生活中總有這樣的時刻:心里一團亂麻,硬著頭皮做事,結果越做越糟。
不如停下來,喝杯茶,深呼吸,把煩躁的情緒捋順,把混亂的思路理清楚。
就像開車前要先調后視鏡,方向對了,踩油門才有意義。
凡事有度,過猶不及
小區門口的服裝店老板娘,做生意很有分寸。
有熟客想賒賬,她笑著說:“這次我先幫你墊著,下次可得記得帶錢哦。”
既給了面子,又守住了底線;有人砍價太狠,她也不惱:“進價就在這,少五塊可以,再多真不行了,總不能讓我賠本吧?”
她常說:“水滿則溢,月滿則虧。
做人做事,留三分余地,大家都舒服。”
這讓我想起《論語》里的“過猶不及”,吃飯七分飽最舒服,說話留三分最得體,感情里給彼此空間才長久。
女人過日子,尤其要懂“度”:
對孩子太溺愛,反而害了他;
對愛人太遷就,反而丟了自己;對工作太拼命,反而傷了身體。就像養花,水多了爛根,肥多了燒苗,恰到好處才是最好。
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
這里說的“認命”,不是躺平擺爛,而是接受“有些事強求不來”的坦然。
閨蜜備孕三年沒動靜,四處求醫,焦慮得整夜失眠。后來她看開了:
“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
她不再盯著排卵期,開始好好吃飯、好好運動,結果去年意外懷上了。
就像杜甫說的“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
人生總有不如意:努力了卻沒升職,付出了卻沒被珍惜,計劃好的事突然變卦……這時候與其死磕,不如坦然接受:“也許這不是最好的安排,但一定有它的道理。”
認命不是放棄,而是在盡人事之后,對天命的尊重。
就像農民種莊稼,該澆水澆水,該施肥施肥,至于最后收多少,就交給天氣。
盡自己所能,聽命運安排,反而少了焦慮,多了從容。
女人旺自己,從來不是靠轟轟烈烈的大事,而是把這些道理融進日常的柴米油鹽里:穿得體的衣服,帶善意看世事,遇事先定神,過時不糾纏,做事有分寸,對得失坦然。
就像一朵花,默默扎根,靜靜開花,不慌不忙,卻自有芬芳。愿每個女人都能在自己的節奏里,把日子過得熱氣騰騰,把自己活成最旺的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