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羊人注意!清明前后 避免去這兩個地方 以防厄運纏身 得不償失
56 2025-08-10
無論你接不接受,中國都是當今世界最主要的——幾乎也是唯一的大型基建包工頭。
中國出手,通常是大工程;于是想搞大工程的,也只能找中國。
周邊小國,尤其如此。
最近幾年,中國為印尼、老撾修建了高鐵,又給柬埔寨挖運河。
尤其柬埔寨的“德崇扶南運河”,被視為柬埔寨逆天改命,振興國運的關鍵一搏,引發越南的高度緊張,并在中國國內自媒體上引發了一場熱潮。
至于泰國,實際上也有屬于自己的“扶南運河”。
就看中國,是否入局了。
泰國自己的“扶南運河”,就是“泰南陸橋”。
簡而言之,就是在原本開挖“克拉地峽運河”的地段上,修建碼頭和鐵路,通過“卸貨——陸運——裝船”的方式,繞過馬六甲海峽,做一個旱地行舟的克拉運河。
這一工程,最早由賽塔前總理提出,并向全球各國廣泛招商。
當然,泰國人明白,中國人明白,全球人民也都差不多都心里有數——這個工程,要么不修,要么等著中國人來搞定。
于是,2023年,賽塔去北京開會,高調向中方推銷陸橋,爭取中國對這一項目的支持。
這個“陸橋項目”,對中國而言是個“繞開馬六甲海峽”夙愿的低配版本,對于泰國來說,則意味著3萬個就業崗位,大量的投資建設拉動GDP增長。
轉眼,賽塔下臺,佩通坦上任。
佩通坦剛一上臺,就發表了“中泰友好”的講話,分析人士也普遍認為佩通坦會延續賽塔的陸橋項目。
目前,世界各國,均未明確表示要投資陸橋,只有一些中東賣油國對陸橋基金進行了有限的注資,而在賽塔訪華期間,據報道一些“大型中國企業”對泰國陸橋工程表達了興趣。
一切,又回到了最初的預設:泰國政府要推“陸橋”,而唯一有可能對這東西感興趣,并且接下這一單的,只有中國。
問題就變得簡單了——
中國,該不該接茬呢?
老漢認為,這個東西,中國別忙著上。
先觀察一下,謹慎對待。
這年頭,凡是中國主導的海外大基建工程,基本上都會落入兩個極端。
一方面,很多人自豪于中國的實力,高估了工程所在國的運營能力,只要一說大工程,就是基建狂魔,逆天改命,羨煞旁人,日哭美尿,一切懷疑工程可行性的人都是別有用心的噴子。
另一方面,也有很多人憤恨于中國日益壯大的現實,凡是中國承建的東西,不分青紅皂白,上來就罵“債務陷阱”“大而無用”“特洛伊木馬”,不管成功不成功,都是中國壞壞。
我們先不去管這些,單純冷靜地看看,泰南陸橋這東西,能不能修起來?修起來后能不能達到預期效果?
而至少目前而言,這個構想隱含的問題,比它潛在的好處,要更顯著一些。
首先,是能不能建起來的問題。
中國周邊國家,由中企承建大型基建工程,凡是成功的,基本都有一些共同點:
政治穩定,對華友好,國家內部對工程意見統一,有正向的地緣競爭壓力推動。
但是泰國,這幾點都成問題。
佩通坦政府上臺,其實目前并沒有真正意義上地“坐穩”,在上,與軍方和保守派政治團體還在激烈地談判和拉鋸之中,在下,在民間為泰黨的政治基礎不斷遭到人民黨蠶食,在民眾基礎上始終處于劣勢。
佩通坦政府,如果真的要推動這么重大的工程上馬,實在令人心里犯嘀咕——這事,你真的能說的算嗎?
萬一修到一半,某政黨控制的部委,又說你缺了一個什么環評,違了一個什么準入法規,給你叫停一個。
或者,反對派在民間發動運動,說你這個工程壞了泰國的花花草草,斷了泰南的風水運脈,侵犯了泰國春蓬榴蓮的靜好歲月。
甚至,佩通坦政府還沒等到竣工,可能就不存在了,即便等到2027年大選,勝出希望也渺茫。
那么,這個實際上完全依賴為泰黨政府推動的工程,到時候還能修得完嗎?
即便修起來了,也有問題。
眾所周知,“泰南陸橋”實際上是“克拉運河”折中的產物,從開挖運河,變成修建鐵路,風險固然降低了,但是功效也打了折扣。
船運貨物,需要靠岸,卸貨,裝車起運,碼頭重新裝船——一系列的工序,極為繁瑣復雜,很考驗物流操作水平,增加了貨運成本,而省下的路程卻不過4天,約1000公里左右。
其工程收益,算不上很大,一旦建成,有一定概率會陷入虧損。
即便不考慮盈虧,泰國目前的財政水平,也不足以支撐興建如此浩大的工程,勢必要求中方提供貸款,或者將工程運營管理權作為置換。
而這一點,恰恰是當下泰國社會氛圍,所無法接受的,可以肯定會由此引發不小的輿論反彈。
到那時,更是騎虎難下,分外尷尬。
老漢并非交通基建方面的專家,對這么重大的工程,有何利弊,判斷得肯定不算太專業。
但是,從一年以來對泰國輿論的觀察,以及泰國官方、在野、學界各方面的言論來看,泰南陸橋這個東西,依舊停留于PPT之上,缺乏系統的論證,有說服力的證明,讓人相信這東西能行。
關于工程的好處,目前所見,都是一些理想化的,模糊的,大而化之,甚至一廂情愿的推論。而它可能包含的風險,卻十分明確,幾乎可以鐵口直斷。
咱們一般人,公司要做個項目,都要開個會,討論一下可行性。
如果有70%的人,說這事兒行,那么這事的成功率有一半;
如果有一半的人說這事情能做,那么成功率可能只有三成;
重大決策,推動者總是傾向于樂觀,而實際遭遇的困難一定會比想象中大得多。如果樂觀的一方尚且語焉不詳,則將來勝算,又會等而下之。
這是一般生活經驗,和對泰國社會側面了解之后,得出的結論。
因此,中國,以及中國民眾,對泰國這個陸橋,還是要謹慎一些。
說到底,這個世界上,逆天的多,改命的少。
無論個人,還是國家,命運都掌握在自己手里,沒有任何外部的力量,能夠通過一兩個工程,就替人家把這天命給改了。
中泰兩國,來日方長,將來的友好合作必定水漲船高,因此不必急于一時,為缺乏論證的宏圖給亂了自己的節奏。
我們當然希望,中泰兩國能夠日益密切,希望泰南陸橋能夠美夢成真。
你若直面天命,我們愿意一路同行。
但前提是要想清楚,這一單,究竟下得靠不靠譜。
(文:泰國網布周十面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