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門遁甲基礎格局庚加癸 #每天學習一點點
63 2025-08-07
說到古墓
你會想到《鬼吹燈》
里的驚悚探險?
還是《神雕俠侶》中
小龍女居住的地方?
讓網友大感意外的是
最近上海一小區居民發現
自家小區里
竟然深藏著明代古墓遺留的石像群
它們身處綠化帶
有的身體半埋于土中!
文物為何會久駐于居民小區?
目前的保護措施合規嗎?
小區里竟藏著古墓石像群
不仔細看很難發現!
在嘉定區嘉賢莊小區
這幾處石像掩藏于綠化帶中
粗看并不顯眼↓
但仔細端詳可以分辨出
石馬、石虎、石羊的形狀
石馬,只露出頭部和頸部↓↓
石虎↓
小區居民宣先生告訴記者,在綠化更深處還有兩只石羊,其中一只石羊的頭部已經缺失,另一只也被掩埋得只露出一個羊頭。
不少居民表示這幾件"老物件"
都是他們的"老相識"了
不過大多不清楚他們的來歷
居民:我們小的時候,結婚前就看到這個(石像)。
居民:有兔子、有馬、有羊、有狗四樣東西,好像是風水,搬過來的時候就發現有。
實為明代古墓“宣家墳”
曾出土說唱詞話古籍
嘉定區文旅局工作人員透露
這六座石像皆出自
明代古墓“宣家墳”
宣家墳是嘉定區文物保護點
宣家墳的墓主是宣先生的祖先宣昶。史料記載,宣昶,明蘇州府嘉定人,字汝昭,一字蹇齊,明成化四年(1468年)舉人,曾任陜西西安府同知。宣氏世代以倡導讀書為榮,族中多善士,行孝義,熱心地方社會事務。墓地在宣氏居住區西側后,三面環河,后形成墓葬群,主墓為宣昶墓。
宣氏墓地“不一般”還在于,上世紀60年代練祁河開挖時,從墓葬中出土了一批古籍孤本,這批極其珍貴的明代說唱詞話刻本,所用均為竹紙,有大量插圖,版式承元代風格,目前存放在上海博物館內。這些發現填補了宋元以來詞話這一說唱文學的空白。
其實古墓原址并不在此,只是在1967年左右的農田建設中,古墓不復存在,而這些石像被輾轉移到了這里。
居民宣先生所繪的古墓圖
有人質疑:
對文物的保存太“隨意”?
包括居民宣先生在內的
不少網友認為
古墓石像群被半埋的“待遇”
是否有些不尊重文物?
也有網友表示
如果清理出來展示
是否反而會破壞文物?
其實早在2003年11月
這六座石像被列為
嘉定區登記不可移動文物
隸屬于新成路街道
按照國家文物局印發的《尚未核定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的不可移動文物管理暫行規定》中的第十條,此類文物應當優先實施原址保護。所以在2006年,這片區域開發建設小區時,石像群保持原址,被納入小區規劃中。
“目前因其他自然因素及生產生活活動等,石像淹沒于綠化叢中。”街道工作人員表示,宣家墳石像群陷入地面是長期自然放置所致,是文物的原始風貌,并無故意掩埋的情況。
對于有市民提出的質疑
嘉定區文旅局回應
全區共有文保點100多處
皆按規范進行保護
對于此處的石像
每月有兩次定期巡查
修剪綠化、清理泥石
后續環境優化提升方案
也將以保護為主,尊重現狀
嘉定文旅局工作人員:因為我們街道有巡查機制,我們區里面也有巡查機制,1個月兩次巡查打卡 ,如果發現有雜草或者是掩蓋的情況,我們會及時清理。從我們核定它為不可移動文物的時候,原來狀態是什么樣的,我們就按照這個狀態來進行保護。
你們在上海
看到過類似遺跡嗎?
保存得如何?
歡迎評論區分享!
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新聞坊”
來源: 瞭望東方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