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在《大宅門》這部劇中,楊九紅因曾做過名妓被二奶奶拒之門外,無法進入白家的大宅。然而,真實的歷史人物楊九紅并非妓女,而是一位出身清幫的女鏢頭,名叫辛德馨,外號癟爺或癟姐。辛德馨的娘家靠漕糧復運發了財,并與白七爺的原型人物樂鏡宇合作,在濟南開設了阿膠廠。樂鏡宇的妻子去世后,他娶了辛德馨這位小寡婦。盡管如此,樂鏡宇的母親依然對辛德馨充滿偏見。
最初,盡管樂母與辛德馨保持著一定聯系,但在樂鏡宇生意剛起步時,資金短缺,樂母利用注資的承諾將樂鏡宇騙到北京,安排他與紅玉姑娘成婚。紅玉是槐花的原型人物。她挑釁辛德馨并被暴打,最終因絕食而死,樂母與辛德馨的關系徹底破裂。
在國民政府遷都南京后不久,樂鏡宇為了解決經濟困境,花費巨資在海淀購買了一座王府花園。與此同時,大少爺樂鐵庵因為賭博欠下了十二萬大洋的債務,辛德馨拿出自己的私房錢和娘家的存款,解了樂家一場危機。
樂母對辛德馨的看法有所改觀,但兩人依然沒有直接往來。
正文
樂家的海淀花園即將完成,樂鏡宇頻繁往返于北平和濟南兩地。他在濟南指導大兒子經營藥材生意,而在北平則監督二兒子負責園林建設。雖然樂鏡宇年近六十,卻依然精力充沛,猶如年輕人一般。母親尚在,他依舊自謙是晚輩。
回到北平后,樂鏡宇第一件事就是去老宅向母親請安。
“鐵庵在濟南還習慣嗎?生意順利嗎?”樂母關切地問。
“回老太太,鐵庵適應得很好,現在藥廠的生產全由他負責。以后會逐步讓他接手藥店和藥棧。”樂鏡宇答道。
“注意點,別讓他接觸到現錢。否則他賭癮又會復發。”樂母擔心地提醒。
“老太太說得對。不過,他手里沒多少現錢,連我自己也沒剩下什么,只剩下一堆債!”樂鏡宇略有猶豫,“濟南那邊,我那位合作伙伴的哥哥要賣掉阿膠廠的股份。我為了籌集海淀園的資金,已經把自己的股份抵押給當鋪了。如果他再賣掉股份,阿膠廠就要易主了。”
“怎么會這樣?合作了這么多年,怎么突然要賣掉阿膠廠?”樂母焦慮地問。
“全怪鐵庵賭債未還。辛太...哦不,癟姐上次拿私房錢替鐵庵填補了巨額賭債。這私房錢中還有她哥哥的錢。平時他和他哥哥一起做放印子的生意。可現在他哥哥沒了本錢,等到臘月,膠廠才能回本。為了生意繼續下去,他哥哥決定賣掉股份。”樂鏡宇解釋。
“阿膠廠絕對不能賣!那是樂家生意的根基!我們開的藥鋪也以阿膠為特色,一賣膠廠,咱這幾家店就得倒閉!”樂母憤怒地說,“我手上有一些存款,外加幾罐銀元和元寶,總共五萬左右。為了以后的打算,我一直省著花。這筆錢,你拿去用吧。”
樂鏡宇對母親的決定感到震驚,老太太居然動用了積蓄來解困。
“其實兩萬元就夠了。”樂鏡宇接著說,“先用這些錢平息他哥哥的情緒,等年底就還給您。她哥哥也不是完全沒有錢。回來之前,他對我直言不諱,說了很多辛酸話。”
樂母繼續抱怨:“都怪你,賣了海淀花園,弄得我連晚年都沒保障。為了一個園子,把積蓄都花光了!”
郭榕不忍插嘴:“四老爺一直心思縝密,主要是大少爺賭博輸錢,才導致四老爺的資金周轉困難。”
“你也敢插嘴!”樂母白了郭榕一眼。
樂鏡宇笑著安撫郭榕:“榕丫頭,咱這就是一句道破天機。”
樂母提議簡化花園修建,壽宴也不再辦,大家都不再糾結。
十天后,樂母在堂屋閉目養神時,突然聽見男童的聲音:“老祖,老祖,我嬸從濟南來了!”樂母睜開眼睛,問:“她和誰一起來的?”
“她抱著小弟弟來的。”樂大鵬答。
“我去看看他們。”樂母立刻決定去新宅。
后序
樂鏡宇的二伯和四叔都曾娶妾,國民政府掌權后,推動人人平等,二房和四房的兒子們舉行了扶正儀式。辛德馨也希望舉行扶正儀式,然而樂鏡宇認為她并未曾做過妾,根本不需要扶正。
直到樂母臨終前,辛德馨依舊要求扶正,但樂母始終未同意。辛德馨最終以去天津做手術為由錯過了樂母的葬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