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曾舜晞版《倚天屠龍記》、張一山版《鹿鼎記》之后,新版《天龍八部》來襲。
近些年翻拍的金庸武俠劇,結(jié)局早已注定,果不其然,《天龍八部》也是各種吐槽不斷。
有吐槽選角不合適,演員演技差;有說動作設(shè)計是各種慢動作和五毛特效;也有不滿意服道化的,第一集勸退。
有位網(wǎng)友說得好:黃日華版是“天”,胡軍版是“地”,新版《天龍八部》是毀天滅地。
《天龍八部》可以說是金庸武俠的集大成之作,稱得上巔峰之作,但新版電視劇制作不認真,對不起金大俠的心血之作。
01、三大主角第一集悉數(shù)登場
于榮光,為數(shù)不多在香港影壇闖出一片天地的演員,早期憑借《木棉袈裟》和《海市蜃樓》成名;
在香港影壇,和李連杰合作《給爸爸的信》,和林青霞王祖賢出演《東方不敗之風云再起》,參與周星馳的《國產(chǎn)007》,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回到內(nèi)地發(fā)展,也有《狼毒花》、《三國》等作品加持,作為導演,《舞樂傳奇》、《木府風云》評價不俗。
口碑崩塌要從執(zhí)導《斗破蒼穹》算起,“斗氣化馬”被笑話至今,以至于執(zhí)導新版《天龍八部》也不被看好,又一經(jīng)典毀在了他的手里。
也許是想著別出心裁,區(qū)別于其他版本,也許是怕我們第一集沒有看完就退出,所以新版《天龍八部》三巨頭喬峰、段譽和虛竹,在第一集悉數(shù)登場。
《天龍八部》的魅力就在于一開始是主角慢慢登場,過半之后再是虛竹出場,給觀眾新鮮感,如今安排他們第一集會面破壞了這種新鮮感。
再來看三大主角,喬峰楊祐寧、段譽白澍、虛竹張?zhí)礻枺瑹o一例外都遭到了吐槽。
胡軍像喬峰,黃日華就是喬峰,兩位舉手投足之間皆是大俠之氣,江湖豪氣沖天,令人信服。
反觀楊祐寧,扮相就輸了一半,缺少英武之氣,一臉震驚和傻笑的表情,透著一股憨厚。
槽點最多的當屬段譽,堂堂一個大理世子,玉樹臨風,瀟灑倜儻,極具貴族氣質(zhì)。
但新版段譽活脫脫成了一個笑話,博學多才,溫柔善良被他演成了傻里傻氣,戴耳釘和夸張的表演令人尷尬。
陳浩民的段譽得到金庸老爺子蓋章認證的,往那一站就是翩翩公子,每一個表情、眼神處理得非常好。
然后虛竹,97版在25集才登場,一出場就給人一種憨態(tài)可掬的印象,完美符合人設(shè)。
而新版虛竹,處處透露著一種腹黑,感覺是聰明人在假扮老實人,表演痕跡過重。
除了三大主角,靈兒缺少靈氣,木婉清頭上的黑網(wǎng)頭飾像自行車座,帶頭大哥,少林寺方丈年輕有為,懷疑是虛竹的“大哥”。
當然也有角色選得比較好,比如呂良偉的汪劍通,再年輕二十歲,演喬峰沒問題;朱珠的馬夫人,風情萬種,美艷十足;
后面?zhèn)€人還比較期待袁祥仁(《功夫》里的乞丐)的掃地神僧,就是不知道能不能撐到那個時候。
02、武俠片寶典:特寫加慢放
除了演員不合適,表演差之外,主題曲沒有江湖氣,服道化也不合格,比如丐幫長老、少林寺和尚、慕容復幾位手下、段正淳四大家臣等,都沒有辨識度,他們衣服都差不多,單憑長相很難識別。
集中槽點還是動作方面,觀眾想看的是武俠劇,而不是玄幻劇,就拿喬峰和慕容復的那場比試吧,看著很精彩,但倆人基本上沒有接觸,更不要說拳拳到頭的鏡頭了。
鏡頭剪輯很碎,全靠慢動作加特寫,降龍十八掌和斗轉(zhuǎn)星移的招式,都是旁邊的吃瓜群眾負責解說。
按理說,于榮光在香港影壇學習多年,自己也是正經(jīng)的京劇演員出身,不至于拍成這樣。
再不然,袁祥仁出演了掃地神僧,咱們也可以聘請袁家班來參與動作設(shè)計啊。
歸根結(jié)底,現(xiàn)在特效技術(shù)好了,他們過分依賴于技術(shù),不愿意再下苦功夫,再有就是現(xiàn)在的演員大多沒有武術(shù)功底,不比當年。
97版《天龍八部》,第一集氣勢磅礴,為整部劇定下基調(diào),其中丐幫刺殺西夏主帥,喬峰接應(yīng)幫內(nèi)兄弟撤退,單單那一段就拍了四十天的時間。
03、為什么懷念97版《天龍八部》?
《天龍八部》翻拍過很多版本,關(guān)于哪一版最經(jīng)典這個話題至今不斷,主要爭議集中在黃日華版和胡軍版。
蘿卜青菜各有所愛,兩個版本各有千秋,但個人最喜歡97版《天龍八部》,新版播出,無非又給了我一個借口回顧經(jīng)典。
24年過去了,為什么我們對97版依然念念不忘,到底經(jīng)典在哪里?
首先人物塑造成功,天龍三巨頭,大哥喬峰豪氣干云,二哥虛竹憨態(tài)可掬,三弟段譽溫潤如玉;
馬夫人風情萬種,王語嫣博學多才,阿朱聰明善良,阿紫狠絕毒辣、靈兒靈氣十足,木婉清秀麗絕俗,夢姑端麗秀雅。
當然也少不了可愛的小智、節(jié)奏大師全冠清、懟人專業(yè)戶包不同、癡情癡愛游坦之,97版《天龍八部》稱得上神仙選角,每一個都無可挑剔,服裝設(shè)計雖然不華麗,但恰如其分。
然后是編劇功底深厚,注重情節(jié)沖突,人物刻畫和意境渲染,開篇讓喬峰扛著音響先出場,比段譽離家闖蕩江湖精彩不少。
再有就是對鳩摩智的改編,原著中鳩摩智陰險狡猾多一點,而97版則是笑點擔當,武癡、講禮貌、可愛成了他的標簽。
而且貢獻了不少金句:能夠和貧僧打成平手的,世上沒有幾人;(被喬峰揍了之后,掛機十幾集才出來)
沒有我鳩摩智,算什么英雄大會;
少林寺原來是藏污納垢之所,啊呸。
再然后就是音樂的合理運用,新版主題曲唱出了一種哀怨感,而97版周華健的《難忘的經(jīng)》,他一開口,就是整個江湖,獨特的嗓音賦予了大氣磅礴的意境。
最為人津津樂道的自然是喬峰的專屬的BGM,無論是面對慕容復、鳩摩智、四大惡人還是丁春秋,只要音響一開,沒有人是他的對手。
最悲傷的一集莫過于阿朱去世,整個音樂的基調(diào)充滿了憂傷,任你再鋼鐵直男也會落淚,塞上牛羊空許約,阿朱再也回不來了。
并不是我們對老版有濾鏡,也不是先入為主,而是新版《天龍八部》確實有很多缺點;
一部好的武俠作品,是多方面綜合來看,比如演員、服裝、配樂、武打設(shè)計等,老版在這些方面都完成得很好,各位以后翻拍之前還請對號入座,不要再走偏。
話說你們怎么看新版《天龍八部》,覺得哪一個版本才是你心目中的經(jīng)典?(撰文:小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