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hun彼此”
當天和臺灣青年創作者對話會上,胡歌介紹自己和臺灣的緣分:第一次來臺灣是在2003年,他在出演的第一部電視劇《蒲公英》中飾演了一位臺灣人。
胡歌說,這次來臺,特別要“求證一件事”——《繁花》劇中,很多人說他的“滬普”(上海普通話)有臺灣口音,究竟有沒有?主持人笑回:“確實有一點”。胡歌模仿臺灣腔說:“說明我們不分(hun)彼此”。
2005年,胡歌主演的電視劇《仙劍奇俠傳》登陸臺灣中視,創下不俗的收視率紀錄,“逍遙哥哥”一角也走入萬千少女的夢中。今年年初,《繁花》熱播并迅速火到了臺灣。胡歌所飾演的“寶總”收獲了許多觀眾的喜愛。
1月12日,電視劇《繁花》主創胡歌(右二)、馬伊琍(左二)、唐嫣(右一)和辛芷蕾(左一)在北京舉行的第二屆中國電視劇年度盛典“盛典之路”紅毯儀式上亮相。中新社記者 易海菲 攝
此次胡歌赴臺的新聞一經釋出,臺灣各大媒體社交平臺很快就被粉絲“攻陷”。“從小就喜歡逍遙哥哥”“要見到江左梅郎啦”“歡迎寶總來寶島”等評論此起彼伏。
社交媒體截圖
更多年輕人粉“陸星”
胡歌此次赴臺行程緊湊。12日下午,他參觀松煙文創園區時被問到有沒有跟霍建華、林依晨等好友通電話,胡歌說,“該通的都通了,大家都很忙,(依晨)她不在。”
20世紀80、90年代大陸引進臺劇,臺灣明星在大陸曝光度升高,加上陸劇中常有島內知名演員參演,一眾明星在大陸收獲了大量擁躉。
不久后,眾多陸劇憑借新穎劇情和精良制作走進寶島,每一部在臺熱播的陸劇,總能帶火幾位表現出色的明星。例如近期大火的《慶余年2》,許多“臺粉”為張若昀、郭麒麟等演員打call;《我的阿勒泰》也讓不少民眾認識了充滿少年氣的演員于適。
在社交平臺帖文評論區,不時能看到臺灣網友發問:“薛之謙會來嗎?”“什么時候能見到林更新?”......他們盼望胡歌此行是一個開始,未來能有更多“陸星”到訪寶島。
社交媒體截圖
祈盼兩岸春暖花開
在與臺灣青年導演的對話中,胡歌表態:“有好的劇本要找我,我是‘既便宜又好用’的演員。”
6月12日,大陸演員胡歌在臺北與青年對話。中新社記者 張曉曦 攝
島內也由此再度掀起關于兩岸影視合作的討論。常年往來兩岸的時創影業總經理賴聰筆表示,《繁花》的成功離不開兩岸及香港許多優秀工作人員幕前幕后的團結合作,臺灣演員林熙蕾也參與其中。因此,該劇擁有不同的視角,也更具國際視野,這種模式可推而廣之,創作出更多叫好叫座、走向國際的華語影視劇。
臺灣《中國時報》新聞透視欄目的評論指出,胡歌受到粉絲與媒體熱情包圍,除了說明“寶總”魅力難擋,也揭示出兩岸民間交流更像是兩岸關系的基石,是充滿“暖流”的,可以為兩岸關系堆疊善意。
臺灣《聯合報》也撰文表示,哪怕兩岸關系趨向嚴峻,也擋不住民間殷切的交流期盼。文章表示,今年臺灣選舉前,里長訪陸歸來被約談等事件造成寒蟬效應,讓許多人“聞陸色變”。沒想到,選舉后緊張氛圍不減反增,許多想要交流的民間團體都擔心被扣上“滲透”的帽子。
13日一早,在桃園機場,胡歌與前來送機的粉絲、媒體揮手道別,簽名、合照的邀請,他都一一滿足。
胡歌此行曾表達,期待未來與妻女一同來到臺灣欣賞美景、品嘗美食。一場“旋風式”訪問難免讓人回憶起過去一段兩岸游客絡繹于途的時光。
作者 木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