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的聊天,聽有的龜友說起,自己家的龜龜曾經因為冬眠損失了很多。有的人表示遺憾,唏噓不已;也有的人覺得,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沒有扛過冬眠,說明這龜體質不好,也沒什么好可惜的。
那么,對于這樣的事件,你是如何看待的呢?龜龜在冬眠期死亡,真的單純是因為其體質不好么?
一、冬眠是龜龜的自我保護
龜龜屬于變溫動物(冷血動物),是無法自主調節體溫的。因此,外界的環境溫度,對其影響是非常大的。而冬眠,其實就是龜龜對于外界惡劣環境采取的一種自我保護行為。
當溫度過低時,龜龜會進入冬眠狀態。降低自身的新陳代謝水平,減少消耗,以求安穩度過漫長的冬季。
在自然界中,很多體質較差或者患病的龜龜可能沒等到出眠,就已經在冬眠的過程中死去。這就是大自然的優勝劣汰,只有真正強壯的龜龜才能夠生存下來,并且繁衍生息。
二、龜龜冬眠期死亡原因
造成龜龜冬眠期死亡的原因有很多,絕對不僅僅是龜龜體質差這一種情況。結合自身的飼養經驗,我把龜龜冬眠期死亡的原因歸結為以下三方面:龜龜自身情況、冬眠環境以及飼養者操作情況。
1.龜龜自身情況
①龜龜品種:并非所有的龜龜都可以冬眠,熱帶龜是不能冬眠的,部分亞熱帶龜龜在一定的溫度范圍內可以進行冬化。如果錯誤地將不能冬眠的龜龜放在冬眠環境中進行冬眠,龜龜則會有極大的可能性在冬眠過程中死亡。
【解決方案】在給龜龜冬眠之前,一定要明確自己所飼養的品種是否適合冬眠。同時,不要單純的只去聽別人的說法,也要了解自己的飼養環境溫度和給你建議的人是否相同,千萬不要盲目給龜龜冬眠。
例如紅面蛋龜,在廣州就可以嘗試冬眠(冬化),而在江浙滬則不行。主要是由于江浙滬溫度對于紅面來說還是過低了,比較容易導致龜龜在冬眠期間出問題。
②龜龜大小:過小的龜龜,自身儲存的脂肪并不足以幫助其挨過整個冬季。如果不考慮龜龜自身情況,強行冬眠,龜龜死亡的概率會非常高。
【解決方案】針對比較小的龜龜可以視情況決定其是否冬眠以及冬眠時間。個人建議從龜龜出殼時間算起,至少正常飼養3個月以上,并且在飼養過程中體質較好的,可以選擇讓其冬眠。如果所在地區冬眠時間較長,可以視龜龜情況,選擇讓龜龜提前出眠或者晚些冬眠。以此確保龜龜平安越冬。
③龜龜體質:體質差的龜龜是非常容易在冬眠期間生病甚至死亡的。而造成龜龜體質差的原因則分為先天和后天。先天原因個人覺得和種龜情況、孵化情況等息息相關。如果后期飼養得當,多加照料,也可能會隨著龜龜長大逐漸變得健壯起來;
而后天的體質差,則多半是飼養不當所致。例如飲食上只給龜龜投喂單一且廉價的龜糧、過度投喂造成龜龜過度肥胖、小環境飼養龜龜缺乏鍛煉、需要曬背的龜龜曬不到太陽、未定期換水水質差等等,這些都可能是造成龜龜體質差的原因。
【解決方案】在能力范圍內,盡量飲食綜合,不要一直單一投喂龜糧,畢竟龜龜是雜食性動物。龜糧、鮮活的淡水魚蝦、菜葉等,可以根據龜龜的品種以及不同情況進行合理搭配投喂;
盡量給龜龜提供大一些的空間,增加龜龜的運動量;陽光對于龜龜非常重要(深水龜除外,但也建議適當曬一下),如果家里實在沒有辦法給龜龜曬太陽,建議給龜龜購買曬背燈;飼養環境要多加關注,水龜要注意水質情況,定期換水等。
如果發現龜龜體質比較差,經常生病。那么,即使在冬眠之前龜龜是健康的狀態,也不建議大家讓龜龜冬眠。這種龜龜,真的非常容易在冬眠期死亡。
我有一只歐澤龜,去年自從入秋就時不時腐皮。反反復復治療了好多次,冬季還加溫飼養了兩個月。恢復健康,養得胖一些后,我才選擇讓它冬眠。半個月前檢查還好好的,結果昨天檢查,就發現龜龜已經死了。
所以說,這種在你水質沒有問題的前提下,就經常因為一點點溫度的變化腐皮的龜龜,可能體質上真的是比較差的。最好不要讓它冬眠。至少等你養了兩年,龜龜也長大了。徹底調理好了,不再經常生病,再考慮冬眠。
④龜龜健康度:由于龜龜是變溫動物,當外界環境溫度過低時,龜龜的新陳代謝也會相應降低。這一點對于已經生病的龜龜來說,是非常不利的。尤其是患有內部病癥的龜龜。因此,如果把正在生病的龜龜直接進行冬眠,很可能會導致其病癥加重甚至死亡。
【解決方案】針對已經生病的龜龜,一定要及時處理。千萬不要因為是小病就放松警惕。例如輕微腐皮的龜龜,我們可以使用淺水冬眠的方式,并且在水中加入欖仁葉進行治療。也可以使用泥水冬眠,幫助其恢復。同時,在冬眠前期,我們一定要密切關注龜龜情況,如果病情加重,建議加溫治療。
而其他的內部病癥,例如肺炎、腸炎等,建議先給龜龜加溫治療,等到龜龜痊愈后,再針對龜龜情況來決定是否冬眠以及什么時候冬眠。
如果龜龜生病期間較為消瘦,建議多給龜龜一些恢復時間,補充營養,調理一段時間再考慮冬眠問題;如果病癥不嚴重且龜龜狀態良好,可以在痊愈并且恢復一周后再停食逐步降溫冬眠。
⑤龜龜對于冬眠介質的適應度:之所以加上這一點,是因為我曾經經歷過龜龜由于對冬眠介質不適應而生病的情況。前年冬天,我初次嘗試給家里的幾只龜龜使用泥水冬眠。
但是由于我當時對于泥水冬眠了解不多,貿然使用荷塘泥小環境給龜龜冬眠,介質處理不當再加上之前龜龜從來沒有接觸過荷塘泥,導致龜龜大面積腐皮,還有一只甜甜圈產生了不適。主要表現為前肢腋窩處有紅點、精神不振、放入水中后輕微浮水、排泄孔松弛。由于外部表現不明顯,導致我沒有及時發現救治,最終死亡。
【解決方案】當我們為龜龜選擇冬眠方式的時候,一定要先明確龜龜是否適合這樣的冬眠方式。如果冬眠介質是龜龜首次接觸的,那最好定期檢查。尤其是前期的檢查,一定要仔細觀察龜龜是否有異常。如果發現龜龜不適,則需要及時調整,更換冬眠方式。
2.冬眠環境
①冬眠介質:冬眠介質在使用前未進行合理的消毒。龜龜冬眠過程中,沒有定期檢查介質,針對被污染的介質進行消毒(一般常見毛巾冬眠,需要定期給毛巾消毒,避免細菌滋生)或更換(苔蘚冬眠、淺水冬眠等,需要針對變質或被污染的介質進行更換)都容易導致龜龜生病,如未能及時發現龜龜異常,則可能會導致龜龜死亡。
【解決方案】在給龜龜冬眠之前,需要消毒的介質,最好消毒一下。例如苔蘚、椰土我們可以通過暴曬或者是開水燙一下,進行消毒。毛巾我們可以用開水燙一下,也可以使用稀釋后的聚維酮碘溶液浸泡10分鐘左右進行消毒。
冬眠過程中,要定期針對龜龜的冬眠介質進行檢查。淺水冬眠的龜龜,需要結合水環境的情況適當換水。而是否需要換水的主要判斷依據就是水中龜龜代謝物的情況(褪下的皮屑或者是排出的糞便)。一般冬眠前期頻率相對高一些,可能半月左右更換一次。中后期可能1個月甚至更長時間更換一次。
而苔蘚椰土等冬眠方式,則需要查看介質是否發霉變質,是否被龜龜糞便污染。如果有,則需要將被污染的部分更換為新的介質。具體可以參考:如何給龜龜進行冬眠檢查?如果龜龜冬眠過程中生病了要怎么處理?
②冬眠溫度:冬眠溫度主要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你所在地域的溫度,并不適合龜龜冬眠。例如北方地區,室外溫度過低,室內由于有地暖則導致溫度過高;而海南地區則是因為溫度過高,龜龜不會冬眠。
在不適合龜龜冬眠的溫度下,同時未采取其他控制溫度的措施(例如購買冰箱,讓龜龜在冰箱中冬眠),強制給龜龜冬眠,是非常容易導致龜龜死亡的。過低的溫度,可能會直接將龜龜凍死;而過高的溫度,龜龜并不會睡覺,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又不去喂龜。短時間內尚可,如果時間過久,很可能導致龜龜消耗過度甚至死亡。
另一種情況是,在龜龜冬眠期間,外部環境溫度不穩。例如前段時間的上海,室內溫度可以達到20℃以上,這樣一來,直接導致龜龜醒來。偶爾的幾次是沒有關系的。但如果經常這樣反復就容易導致龜龜消耗過大,如果是小龜苗,也有可能導致龜龜因消耗過度而抗不過冬眠期。
【解決方案】針對第一種情況,我們要先明確針對你所飼養的龜龜比較適宜的冬眠溫度。大部分龜龜在15℃以下開始進入冬眠。15℃-10℃,龜龜一般處于淺眠狀態。這樣的狀態龜龜可能會睡睡醒醒,消耗會比較大;10℃-5℃,龜龜會處于深度冬眠的狀態,這樣的溫度是最為合適的。
而部分可以進行冬化的亞熱帶龜龜,對于溫度的需求大部分要在20℃以上,并且冬眠時間不能過久,2個月左右即可。
針對第二種情況,我們可以選擇將龜龜轉移至室內溫度相對穩定的陰暗處或者是選擇讓龜龜提前出眠,加溫飼養,具體建議視情況而定。如果龜龜比較小或者體質差一些,更建議大家選擇第二種辦法。
③冬眠環境:這里的冬眠環境,我主要指的是冬眠環境中的噪音情況。龜龜冬眠需要一個相對安靜的環境。如果環境里經常有很大的噪音,則可能會把龜龜吵醒。吵醒的次數多了,自然可能會造成龜龜消耗過大。
【解決方案】給龜龜冬眠,最好選擇家里比較安靜的角落,盡量避免打擾到龜龜。
3.飼養者操作情況
①冬眠前喂食情況:一般來說,家庭小環境養龜,在龜龜冬眠之前,是需要人為給龜龜進行停食清腸的。一方面是為了讓龜龜排空體內殘存的糞便,避免冬眠期腸道出現問題;
另一方面,冬眠前的溫度一般是不適合喂龜的。千萬不要盲目相信"貼秋膘"的說法。低溫喂食,是非常容易導致龜龜消化不良甚至腸炎的。而腸炎初期,主要的表現就是糞便上的異常。很多經驗不足的小主難以發現,直接將龜龜冬眠,最終可能會導致龜龜在冬眠期死亡。
【解決方案】龜龜冬眠前,建議至少停食兩周,清空腸胃,冬眠才能更穩妥。所謂"貼秋膘",其實更應該說成是"貼夏膘"。夏季溫度比較高的時候,可以喂龜龜一些鮮活的魚蝦,適當增加喂食頻率,幫助龜龜增加營養,增強體質。
②冬眠前清腸操作:網上一直流傳著溫水泡龜幫助龜龜清腸的說法,于是就會有人盲目模仿。而事實上,這一說法并不準確。我沒有直接否定這一說法的原因是,每個人對于"溫水"的定義是不同的。
如果說這里的"溫水"是相對而言的,只是基于原本的水溫,升高2℃。這樣的溫差對于龜龜而言,尚在接受范圍以內。這種做法也的確可能會刺激龜龜排便。那么溫水泡龜幫助龜龜清腸的說法,也可以說是成立的。
但如果這個"溫水"指的是20℃甚至更高的溫度,顯而易見,溫水泡龜清腸的說法是不可行的。巨大的溫差可能會導致龜龜感冒、消化道紊亂甚至肺炎腸炎,致病的可能性非常高。而龜龜如果帶著病冬眠,結局自然是可想而知的。
【解決方案】龜龜冬眠前的清腸,只要停食足夠長的時間就好(一般建議15-20天)。不要盲目地以自己的理解去操作網上的一些說法,與其"變著法地折騰龜龜",倒不如給它留出足夠的時間,讓它自己來進行調整。
③冬眠期補水情況:無論是水龜還是半水龜,生存都是離不開水的。而在龜龜冬眠期間,雖然新陳代謝有所降低,但并非完全停止。因此,龜龜在冬眠的時候,也需要一個相對濕潤的環境。一旦龜龜過度缺水,則會導致龜龜由于缺水逐漸變得干癟,直至死亡。
【解決方案】龜龜冬眠期間,要定期檢查。淺水或者泥水環境,如發現水分蒸發比較多,可適當加水。而使用椰土、苔蘚、毛巾等固體介質給龜龜冬眠的小主,則建議每周檢查一次冬眠介質(注意是冬眠介質,不要過多打擾龜龜),如果發現缺水,則要及時補水,以維持龜龜冬眠環境的濕度穩定,防止龜龜過度脫水而亡。
④冬眠期喂食:在龜龜冬眠過程中,可能會發生偶有那么幾天溫度特別高的情況。因為溫度的回升,可能會導致龜龜在冬眠的中途醒來。有的小主擔心龜龜冬眠了這么久會餓,就給龜龜喂食。然而,未到真正的出眠時間,升溫只是偶然的情況,接下來溫度還會降回去。這樣一來,就可能會造成龜龜腸胃不適。
【解決方案】由于溫度的回升,龜龜在冬眠中途偶有醒來是正常的。等到溫度下降,龜龜自然會繼續冬眠的。千萬不要因為龜龜醒了就貿然喂食。一定要等到溫度真正穩定了,龜龜正式出眠,再根據溫度情況適當投喂。
⑤冬眠期頻繁打擾龜龜:經常會有人將冬眠期過度打擾龜龜和冬眠檢查混為一談。冬眠檢查是固定的、周期性的,并且時間間隔也是比較長的。同時,我們在檢查的過程中,也會盡可能的少去打擾龜龜,主要是檢查冬眠介質的情況。
有的小主擔心龜龜冬眠期死亡。隔幾天就去看一次龜龜,甚至可能將龜龜拿出來,去扯動龜龜四肢,以此判斷龜龜是否還活著。這樣的做法是萬萬不可取的。
龜龜頻繁醒來,會過度消耗其本身儲存的營養物質。最后可能會因為營養物質耗盡而無法安全度過冬眠期。
【解決方案】龜龜冬眠過程中,合理的定期檢查是必要的。但一定要把握好周期,同時盡量少打擾龜龜。具體檢查方法可以參考:如何給龜龜進行冬眠檢查?如果龜龜冬眠過程中生病了要怎么處理?
三、結語
綜上所述的13種可能造成龜龜在冬眠期死亡的原因,其實大部分都是我們可以人為避免的。如果我們對于自己飼養的龜龜有足夠的了解,不抱僥幸心理,科學飼養,定然是可以將龜龜冬眠風險降到最低。
正如文章開篇所述,很多人把自己飼養的龜龜在冬眠過程中死亡的事情,歸結于大自然的優勝劣汰。我也曾遇到過,有的人一次性買很多龜苗,高密度飼養在一起。對于水質管理以及龜龜自身情況毫不關注,并且表示最后活下來的,肯定是體質好的,覺得這樣也是大自然的優勝劣汰。
對于這樣的行為和觀念,我個人是無法贊同的。畢竟,我們既然將龜龜作為寵物甚至家庭一員來飼養,總是希望它們能夠健康陪伴著我們的。如果把不負責任冠以大自然優勝劣汰的名義,是否過于牽強呢?
大自然的優勝劣汰,顧名思義,應該是在大自然的環境下,而不是在我們家庭飼養龜龜的一方天地。大自然固然有其殘酷的一面,但是不可否認,殘酷的同時,也給了龜龜更多的選擇以及更加強健的體魄。
野生的龜龜們雖然時刻有著受傷或者是被捕殺的風險,但可以依據自身情況選擇躲進泥沙里還是在岸上曬太陽,可以自由暢快地游水,追逐嬉戲;飲食上它們無法擁有充足的食物,但卻可以更加多樣化,不用擔心過度肥胖的問題;它們可能會面臨自然界多變的天氣,但卻具備更加強大的適應能力以及生存能力…
而我們家庭飼養的龜龜,宛如溫室中的花朵,它們的一切,都是由我們來決定,它們沒有自主選擇的權利,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們卻奢求龜龜們擁有著野生龜龜一樣強大的自我調節能力,是否有些苛求了呢?
所以,多多去了解我們的龜龜,盡自己所能去照顧它們,科學地去飼養它們。當你做了所有的努力,即使最終沒能留住龜龜,至少可以問心無愧,不是么?
往期內容推薦
1.烏龜冬眠檢查有必要嗎?檢查的周期要如何確定?
2.如何給龜龜進行冬眠檢查?如果龜龜冬眠過程中生病了要怎么處理?
3.烏龜出眠時間如何確定?出眠后又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買龜,我們是失控噠!
愛龜,我們是認真噠!
我是龜龜小主-蘇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