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作者陸續發布的《西游記》各章回的故事梗概,最接近原著內容,保留了書中的主要人物、地點、故事情節、經典語句等。閱讀此文,可以花費最少的時間,了解更忠于原著的故事,期待您的關注!本次介紹《西游記》第86回的故事梗概。
《西游記》第86回回目:木母助威征怪物,金公施法滅妖邪。本回主要內容:三藏師徒在隱霧山中了南山大王的分辨梅花計,三藏被捉。妖怪先用柳樹根做了假人頭,被悟空識破。妖怪又拋出一個真人頭骨,悟空等信以為真,為師父筑起墳。悟空不甘心,和八戒去找妖怪報仇,用分身法嚇退老妖,老妖堵上前門。悟空找到后門,變作水老鼠鉆進妖洞,又變成帶翅的螞蟻兒,飛到后園找到唐僧。悟空嚼碎一把毫毛,變做瞌睡蟲兒,令群妖睡倒,救出唐僧和樵夫兩人,后放火燒了折岳連環洞,剿滅眾妖,才知南山大王是個艾葉花皮豹子精。
《西游記》第86回故事梗概如下:
上回說到孫大圣牽馬挑擔,滿山頭尋叫師父。與八戒、沙僧一碰頭,行者就知道中了妖怪的分瓣梅花計。三人趕緊找人。走了二十里遠近,才在懸崖下找到“隱霧山折岳連環洞”。
八戒筑破石門,行者叫罵。先鋒見最不好惹的孫行者也來了,便獻一策:素聞孫行者好奉承,拿個假人頭給他,多奉承他幾句,哄騙走孫行者。老妖同意。先鋒將柳樹根砍成人頭模樣,弄得血淋淋的,著一個小妖用漆盤端出來,叫聲“大圣爺爺”,孫行者果然好奉承,不讓八戒動手。小妖說唐僧確實被大王捉來了,不過被洞里小妖們這個啃、那個咬,吃得就剩個人頭了。小妖將假人頭拋出來,豬八戒開哭。行者聽聲音就知道是假人頭,一棒打去,原來是個柳樹根。
小妖忙匯報,說被孫行者識破了。老妖令去剝皮亭找個新鮮人頭,啃凈頭皮,扔出去。孫行者認得是真人頭,沒奈何就哭,八戒沙僧也一齊哭。哭了一陣,找個向陽處埋了,筑起墳頭。
行者十分氣憤,和八戒去給師父報仇。兩個打破石門,高喊讓還個活唐僧出來!先鋒說,“手插魚籃,避不得腥。只能去殺他們!”老妖持鐵杵,傳令出兵。大圣與八戒退到平坦處。老妖自稱南山大王,數百年放蕩于此,承認唐僧是被他吃了。行者邊罵邊出手,妖怪使杵抵住鐵棒,問行者有什么手段,敢如此猖狂?大圣將自己輝煌的前世今生一一道來,妖怪又驚又恨,望行者就打。那邊,八戒忍不住朝先鋒打去。先鋒率眾齊來,雙方混戰廝殺。
半晌未分輸贏。大圣使個分身法,拔下一把毫毛,都變做小行者,個個使一條金箍棒,加入戰斗。眾小妖死的死,逃的逃,嚇得南山大王滾風生霧,逃回洞府。先鋒被行者一棒打死,原是個鐵背蒼狼怪。行者收上毫毛,與八戒追趕老怪!
再說老妖回洞,吩咐小妖用山石土塊把前門堵死。行者引八戒,趕至門首,筑門不倒,知是堵上了。兩個回來,見沙僧還在哭,八戒也伏在墳上大哭。行者勸師弟不要悲切,自己去找妖怪的后門。
行者轉過山坡,發現澗那邊有座門兒,門邊有一條暗溝。大圣變成水老鼠,從暗溝鉆至洞中,又變成帶翅的螞蟻兒,飛入中堂,見一個小妖來給老怪報喜:孫行者三人正在哭墳,想是把人頭當成唐僧的頭葬了。行者聽了,心內歡喜,知道師父還活著。見旁邊有個小門兒,鉆去看時,是個大園子,循哭聲飛去,見師父和另一個人被綁在樹上。行者現了本相,讓師父再忍耐一時,等把妖精弄倒,再來救他。
大圣又變回螞蟻兒,飛回中堂。見一些小妖正在大王面前嘰嘰喳喳,說孫行者見堵了門,攻不進來,去哭墳了,三日后就該走了,到時可以吃唐僧肉了,接著又議論怎么吃。行者聽了氣得不行,嚼碎一把毫毛,變做瞌睡蟲兒,拋向老妖和眾小妖,不一時群妖都睡倒了,行者暗喜,不知先救師父還是先打死妖怪,在后園、中堂來回兩三番,這才先去救師父,順帶救了樵夫。
行者帶兩人出后門,過了陡澗,來找八戒、沙僧。行者把前邊事說了一遍,又跑去妖洞,將正睡的老妖捆綁后扛回來。八戒舉鈀就筑,行者阻止,叫尋些柴,放火燒洞,滅絕群妖。樵子和八戒去東凹里尋了許多干柴,送入后門里。行者收了毫毛,再放火,滅妖毀洞。回來見老妖醒了,八戒上前一鈀,把老怪筑死,現出本相,原來是個艾葉花皮豹子精。
師徒應樵夫懇請來到他家。樵夫和母親說了這幾天的經過,娘倆兒磕頭稱謝不盡,又安排些素齋酬謝。師徒們飽餐一頓,收拾起程。樵夫送到大路上,說向西方不滿千里,就是天竺國極樂之鄉。唐長老聞言,拜謝樵夫。師徒順大路西去。
欲知師徒能否順利到達西天,請接下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