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專訪鄧亞萍。
深圳新聞網2024年5月25日訊(深圳商報記者 周良成)5月23日,第二十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以下簡稱“文博會”)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盛大開幕。在文博會開幕當天,深圳商報記者在澳門對出席BEYOND Expo 2024的鄧亞萍進行了專訪。
乒乓巨星鄧亞萍從球桌到書桌,她的跨界人生如何精彩?
鄧亞萍,這位乒乓球界的傳奇人物,5歲開始練習乒乓球,24歲退役。在她的職業生涯中共獲得了18個世界冠軍,連續8年保持乒壇排名世界第一,成為乒乓球史上排名“世界第一”時間最長的女運動員。1997年,鄧亞萍擔任國際奧委會運動員委員會委員;2000年,又成為國際奧委會體育與環境委員會委員。
退役后,鄧亞萍并沒有選擇成為乒乓球教練,而是毅然決然地走上了求學之路。她先后獲得了清華大學外語系英語學士學位、英國諾丁漢大學中國當代研究專業碩士學位以及英國劍橋大學土地經濟學博士學位。
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鄧亞萍表示:“在國際奧委會工作的13年里,我有幸與前主席薩馬蘭奇成為忘年交,他是我的好朋友。當我1997年成為國際奧委會運動員委員會委員時,我對奧林匹克精神還停留在‘更高、更快、更強’的層面。然而,隨著在國際奧委會工作的深入,我發現背后似乎有一只無形的大手在推動著奧林匹克運動的發展,這便是它的商業模式。我對這套方法論和底層邏輯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開始學習、研究它。我驚訝地發現,國際奧委會竟然能將‘五環’這個軟性的文化符號,以及人類追求的‘更高、更快、更強、更團結’的精神層面的東西,變成具有實際價值的硬實力。這種將軟實力變現的能力,讓我深感著迷。”
鄧亞萍進一步指出:“軟的東西往往難以變現,越軟越難衡量其價值,但國際奧委會卻成功地將‘五環’這一軟性文化符號與商業價值相結合。我認為,這套商業價值體系對中國企業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我們應該讓更多的中國企業了解并掌握這套方法,讓中國品牌走向世界,讓更多人了解和認可。這也是我在劍橋大學五年研究的方向。”
鄧亞萍的觀點為文化產業和體育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在她看來,將文化軟實力與商業價值相結合,將有助于推動文化產業和體育產業的繁榮發展,實現從“軟”到“硬”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