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說 “墻上加墻,門口開塘,家敗人亡”,啥意思?值得借鑒
105 2025-07-20
在羅盤上,我們經常看到一些密密麻麻的難以理解的符號文字,但實際上,它們是有規律地排列著的,上面呈現出陰陽五行、四象八卦、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等元素。
現在,讓我們以二十四山為例來簡單介紹一下。
古人將方位劃分到羅盤上,共分為24個方向,每個方向為15°。
這24個方位是根據座山和朝向來確定的,并不是字面上的兩山或四山。
我們知道,羅盤最初是由指南針演化而來的,最初只有南北兩極,后來加入了東西方向,形成了四個正方向,然后又加入了12地支,最終形成了12個方位。
12地支分別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和亥。
其中,子代表北方的水,午代表南方的火,卯代表東方的木,酉代表西方的金,它們分別是四個正方向的標志。
東南方為巳,西南方為申,西北方為亥,東北方向為寅,再加上代表東方的甲、乙、丙、丁、戊、己,以及后天八卦中代表東南的巽、西南的坤、西方的干,這四個方位正好是24個方位。
這12個地支和8個天干代表了五星中央旗,它們位于羅盤的中央。因此,除了這24個方位,我們還根據口訣,將天干和地支納入24山方位中。
也就是將東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水融入24山中,再加上艮(東北方向)、巽(東南方向)、坤(西南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