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娛樂專稿(林真心/文)陳都靈周翊然的平番風波未止,花粉選的男主又吵上了熱搜。
在豆瓣某小組“最想讓誰當二番男主”的投票中,張若昀、易烊千璽、朱一龍、任嘉倫等紛紛上榜。
與其說是花粉嚴選二番,不如說這是一份視頻平臺的S+男主名單更為貼切。
這場看似粉絲自嗨的投票,暴露了內娛的殘酷現實:事業心爆棚的花粉群體對男主的超高期待,與市場資源配置之間,存在著近乎可笑的斷裂。
“花粉”焦慮癥
先看這份“夢幻名單”的含金量。
根據統計結果,“花粉為自擔選的二番生”85生組別中,張若昀以1959的絕對優勢當選第一,朱一龍以742票排名第二,任嘉倫以534票位列第三。
90生組別中,楊洋、白宇、肖戰上榜,95生組別中的鄧為、張凌赫、吳磊、于適,票數均超過450,王一博則拿到了397票。
00生組別中,易烊千璽以1064票斷層領先,遠超第二名王星越的354票。
若按代際劃分,最受花粉青睞的男主是張若昀、楊洋、鄧為、易烊千璽;若按票數排序,前十名依次為張若昀、易烊千璽、朱一龍、任嘉倫、楊洋、鄧為、張凌赫、白宇、于適、吳磊。
結合評論分析,花粉對男主的期待可總結為三點:
首先是實績——既要有知名度,又要有代表作。
張若昀手握《慶余年》《警察榮譽》《鳴龍少年》等多部一番爆款劇,憑借“男頻賽道第一人”標簽出圈;易烊千璽既是國民偶像組合成員,又以唯一00后的身份躋身中國男演員票房榜前五,近期更憑《狂野時代》成為入圍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最年輕的華語男演員。
其次是硬件——演技或美貌若不能兼具,也至少占一樣。任意一樣,都是內娛的硬通貨。
楊洋因《我的人間煙火》遭遇爭議,但恢復清爽后顏值依然能打;張凌赫雖然被質疑演技不佳、動態照騙,但外形條件優越,僅憑幾張撕拉片也能被夸上熱搜;白宇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帥哥長相,但演技扎實,表演細膩、能駕馭不同類型題材。
最后,或許連花粉自己都沒有注意到,他們選出的這些男演員,都具備招商能力,“單人過會”基本不成問題。
張若昀、易烊千璽、朱一龍、任嘉倫、楊洋、白宇不必多說,吳磊是童星出身,又有爆劇加持,鄧為、張凌赫、于適作為待爆勢力的代表,也深受品牌青睞。
相比之下,當前活躍在熒幕上的男主們并沒有得到花粉的認可。
劉學義演技過關,但始終沒有大爆項目或角色,年齡上也不再占優勢。丞磊憑借《云之羽》男二出圈后資源升級,待播劇都是《錦月如歌》《成何體統》《與晉長安》這樣自帶熱度的IP,網傳后續還將搭檔白鹿、虞書欣,卻未入圍榜單。
林一、李昀銳、曾舜晞、李宏毅、侯明昊等,都只得到了幾十票,可見花粉選擇之嚴苛。
這種高標準背后,是花粉嚴重的“二番焦慮癥”——既希望劇集質量有保障,又期待二番男主能為作品帶來額外加成。
Part2二番經濟學
只可惜,花粉選出來的這些男演員,接演二番的概率微乎其微。
易烊千璽、朱一龍正拍攝張藝謀的新電影《驚蟄無聲》,從近幾年的發展來看,接觸的都是頂級電影資源。
張若昀的續作系列只有《慶余年2》已播出,不少觀眾還在等待《雪中悍刀行》《警察榮譽》的第二季。
并非他們絕對不演二番。
在番位風波鬧得沸沸揚揚的《醬園弄》中,易烊千璽、李現均有出演。而鄧為、張凌赫,也都是憑借在大女主古偶中的表現,才被評選為待爆演員。
但問題在于,這些演員早已過了需要“二番紅利”的階段。
內娛小生的“二番經濟學”,核心在于隱身扛劇大女主后,既可以規避扛劇壓力,又有很大概率可以享受到劇集和CP的紅利,快速提升知名度。
一直以來,這都是新生代的重要上升通道。
然而,一旦他們積累足夠數據和成績,便會迅速升級番位。
鄧為通過《長月燼明》《長相思》男配積攢人氣后,播出了一番男主劇《仙臺有樹》,又官宣了大男主劇《風月不相關》。
畢竟,影視產業的行情就是如此,優秀的女演員一大堆,沒有風險又能擔綱主角的男演員難尋。
一番男主劇之后,便是男頻、正劇,尋求轉型;亦或是大銀幕,嘗試沖獎。
這兩條賽道上,都已經有選手成功跑出。
楊洋在小熒幕賽道的資源已屬男頻天花板級別。《武動乾坤》《特戰榮耀》《凡人修仙傳》《雨霖鈴》,合作的是張黎、徐紀周、楊陽、正午陽光,無一不是業內頂級配置。這類項目直接錨定男演員的扛劇能力與行業地位,顯然與“二番”角色無關。
朱一龍則印證了從電視劇到電影的轉型成功之路。從諜戰劇《叛逆者》的男主核心地位,到《人生大事》《消失的她》接連創下票房佳績,再到戛納入圍作品《河邊的錯誤》,他的事業已經轉向更高維度的獎項與口碑競爭。
張若昀的發展軌跡同樣清晰。《慶余年》《雪中悍刀行》等劇奠定其“男頻第一人”地位后,他并未止步于小熒幕。電影《從21世紀安全撤離》票房破億、豆瓣7.3分的成績,既驗證了其市場號召力,也透露出向電影圈穩步邁進的野心。
這些案例共同指向一個現實:當演員通過一番作品積累足夠實績后,資源升級與賽道拓寬成為必然選擇。而且,演員本就該為角色服務、為故事服務,而不是為番位服務。
市場規律決定了,頂流演員和二番角色之間,隔著一條難以跨越的鴻溝。
“花粉嚴選”的鬧劇,更像是一場對行業現狀的無意識反抗。
她們期待自擔合作優秀男主,可“頂流們”早就在一番位焊死座位。
真正的好項目根本不存在“選二番”環節,大女主劇不好看的問題,也并不完全取決于二番男主的表現。